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基层干部坐收坐支违法违纪案例分析

2019/9/5 15:46:27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徐玉聪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通讯员 徐玉聪):嘎查村集体资金管理、处置和使用,是当前农村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是引发农村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嘎查村集体资金若不纳入农经站统一管理,会产生方方面面的危害。

2016年初,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五分地镇某村收取2015年度集体房屋租金292500元,村主任徐某决定由村报账员乔某保管,未按规定存入五分地村在镇农经站的账户内。其中105000元用于垫付“十个全覆盖”费用支出,直至2016年末入账到镇农经站。

该村坐收坐支村集体收入,已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旗监察委员会委员会议研究,决定给予徐某通报批评。翁牛特旗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乔某党内警告处分。(包含其它违纪问题)

这是一起村集体收入未纳入农经站统一管理而产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典型案例。通过对翁牛特旗16个苏木乡镇街道村级收入情况统计发现,16个苏木乡镇街道共有177个嘎查村有集体收入,并全部纳入到农经站管理。但是从2016至今,仍有4起坐收坐支村集体收入违纪问题发生,6名干部受到党务政务处分,因村集体收入管理问题造成6名群众上访。

一、村集体资金不纳入统一管理,容易滋生腐败。例如,案例中大笔房屋资金在账外使用,村委会几人就能决定资金用途,如作“它”用,很难查处。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农村“三资”管理,绝不能靠道德约束,监管的缺失,是腐败滋生的温床。

二、不纳入统一管理,在缺乏严格把关的情况下,致使集体资金处置随意,容易造成集体收入的浪费和流失。

三、不纳入统一管理,资金运作不透明,容易引起群众强烈反响,引发矛盾纠纷,案例中,因为村集体资金使用不当,造成了1起上访事件。

四、不纳入统一管理,资金使用合理合法化上很难取得群众信任,从而危害党群干群关系,案例中的坐收坐支行为,严重侵害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

将村集体经济纳入农经站统一管理,是国家和自治区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制度。案例中大额资金未入账近两年时间,充分暴露出个别村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党性观念弱化,纪法意识淡薄。同时,也暴露出村级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着管理松散、群众监督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和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基层政权、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要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村干部遵纪守法意识。对村干部和财会人员常开展党性教育、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办事。做好“以案促改”工作,通过对反面案例的分析,筑牢干部思想防线,堵塞制度漏洞。同时提升群众的监督意识,引导群众通过正确的途径积极举报违法违纪问题。

二、积极推动公开工作,提高村财务运作的透明度。加强“三务”公开工作检查和指导力度,严厉打击不公开、假公开。本着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村集体收入资金的来源与去向必须在公开范围内,且要以群众方便查看的方式公开,方便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

三、强化对乡镇农经站工作的监督。农经站财务管理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重。需要工作人员有着较强的工作能力和政治素质。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农经站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引导其依法依规依纪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