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消防支队:举行“不忘初心重走抗联路·牢记使命整装再出发”主题战时拉练活动

2019/9/17 14:08:10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田宇光 朱善永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的特殊历史时刻,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转型升级的消防队伍正在接受国庆消防安保的政治大考、能力大考、作风大考。

怎样才能使这次重大主题教育渗入骨髓、融入灵魂、去疴除弊?怎样才能使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保证中心??怎样才能重温初心红心、扛起职责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许???


带着一系列的思考与拷问,9月12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支队党委一班人带领120名机关干部、基层教导员代表,迎着朝阳,集结出发,赶赴国内规模面积最大、功能设施最全、历史遗迹最多的东北抗联遗址——木兰县鸡冠山密营遗址群,开展“不忘初心重走抗联路·牢记使命整装再出发”主题战时拉练活动。


让指战员度过一个红色的、战斗的、有意义的中秋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月圆人团圆、同叙家国情的节日里,哈尔滨支队指战员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节日。他们以特别的方式团聚在革命遗址之上、行走在山林草莽之间、感受着红色精神给予的不竭力量。

在登山拉练前,有的指战员似“心有不甘”,别人都在举家团圆、共度节日,我们却起个大早,背着行军包,与往常工作日一样来到了单位。可声声入耳的战前动员令、内置于心的“两严两准”要求如出征的号角,7点前拉练队伍集结完毕,准时出发。

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指战员们到达第一处拉练地点——火烧子密营。据介绍,这个遗址群是抗战时期北满地区松花江两岸对日斗争的核心区域,拥有集密营、军事基地、后方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军事设施,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等东北抗联著名将领都曾经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听着县委党校老师的讲解,走在泥泞的山道之间,随处是烧塌房屋的遗迹和储备粮食、蔬菜的地窖,指战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硝烟弥漫、敌寇追击围堵、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年代。脚上的黄泥、毒蛇的流窜、蚊虫的叮咬,让大家切身体验到环境的恶劣、抗战的艰辛、斗争的伟大。

这个中秋真的与众不同,没有家人的陪伴,有的是战友的搀扶;没有饕餮菜肴,有的是精神盛宴;没有月下依偎,有的是灵魂荡涤。当指战员手持国旗呼喊“我和国旗同框,护旗爱国有我,我是消防员”那一刹那,心中由升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心有不甘”已散尽,精神振奋正当时。


让指战员经历一次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

接下来,拉练队伍到达大转山子防御阵地,这里山势陡峭,林中小路更加湿滑,从未见过的飞蚁小虫更加密集。指战员们没有退缩,继续前行。总长度约1000延长米的“之”字形交通壕和一条长达1500余延长米的环形战壕出现在眼前,蜿蜒曲折、直至密林深处。

支队党委常委带头,男队员先行开路、撑起铁丝网,没想到的是平时看似文弱的女同志也不甘示弱,钻过铁丝网,穿越土战壕。“在鸡冠山遗址讲解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支队伍能够从头至尾这样整齐划一,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掉队,消防员就是不一样。” 县委党校讲解老师感慨地说。

走出战壕的途中,“长征组歌”、“团结就是力量”等歌声此起彼伏,在山间回荡,在林海里飞扬。

在山间平台上,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消防救援队队旗擎起、铺展,全体指战员整装列队,正在宣誓之际,天降骤雨,如泣如诉的大雨打在脸上、浇在身上,但同志们岿然不动,高亢的誓言、庄严的承诺在山林间久久回荡,如雨水般浸润着思想、激荡着灵魂。

一时间,湿透衣背的汗水同雨水交融,一路的艰辛与疲惫被冲刷殆尽,唯存对抗联英雄的敬仰与缅怀,对以“东北抗联精神”为首的龙江精神更深层次的认知,对消防救援这份事业虽危险艰辛且崇高光荣的珍惜和热爱。

在雨中,支队冯永刚支队长热血沸腾地激励广大指战员,要以东北抗联英雄为榜样,真正使红色基因融入血液、铸入灵魂,汲取龙江“四大精神”养分,凝结聚集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前行力量,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以“大支队有大气魄大作为”和“全省站排头、全国争一流”的目标导向,走前列,当标杆,做表率。


让指战员重温一次革命道路、革命故事、革命精神

一路走来,抗联精神震撼着每名指战员的心灵。在革命圣地,大家席地而坐聆听生动的党课。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指战员深入解读“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涵。

在接受媒体记者时张亚楠副政委谈到,“我们重走抗联路,传承抗联精神,就是为了教育和激励广大指战员发扬抗联精神,用平时练为战的职业素养,打赢国庆70周年安保攻坚战。”

东北抗联女兵李桂兰之女、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刘颖,为全体指战员讲述了抗联老战士李敏同志的故事。李敏同志与刘颖的母亲李桂兰是亲密的革命战友,1936年冬,12岁的李敏加入了东北抗日联军成为抗联女战士,参加党领导的抗日活动,跟随李兆麟、冯仲云等革命先辈,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解放后,李敏在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期间,致力于抗联精神的研究与传承,为“抗战不仅是8年而是14年”写入教科书做出了突出贡献,完成了毕生心愿。

刘颖副秘书长的讲述,使全体拉练人员从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身上,看到了抗联将士的英勇无畏,领略了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和爱国情怀,更对一位抗联老战士的初心肃然起敬。拉练结束后,支队各级党组织纷纷召开座谈会,畅谈战时拉练感受。“我们大队也曾邀请过李敏老战士为指战员讲革命故事,她使‘抗战14年’正式写入教科书这一执着举动,为那些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找回了他们的历史记忆。”南岗大队教导员黄艳鸣眼含热泪地说。


“出征”到“归建”,6个多小时的车程、3个多小时的跋涉,15000多步的记录,即使中间短暂的调整,指战员们也只是以窝头、地瓜充饥,忆苦思甜。全体指战员唱着“打靶归来”抖擞精神,脚部受伤的指战员在战友的搀扶下走完了全程,19名女同志没有一人掉队,印证了冰城消防卫士用坚实步伐感悟初心使命,用革命精神追寻初心使命,用身体力行践行初心使命: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初心不改,永续传承!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