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民生在线

深圳市福田区以扫黑除恶为契机 全面推进巴登社区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2019/10/24 16:24:48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   作者:李佳芳 张文猷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通讯员 张文猷):深圳市巴登社区位于福田区南园街道,属典型的城中村社区,出租屋密集,流动人口占比超过95%,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巴登街俨然成为“红灯区”的代名词。虽经多次专项打击,但整治后回潮反弹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018年6月公安机关成功打掉1个盘踞在巴登村组织卖淫涉黑犯罪团伙,铲除其背后“保护伞”2人,刑拘17人。借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大声势,巴登社区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资源开展多元共治,打造党建创新、质量发展、改革深化和文明共建四大平台。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整治,该社区形成了“四治”协同综合治理体系,社区治安环境明显好转,被福田区评为“居民自治典范社区”,走出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城中村综合治理的新路子。

政治引领,建立党群联系机制,打造党建创新平台

(一)发挥党建引领核动力,提高政治站位。高水平建设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明确社区党委书记作为抓党建第一责任人,每周召开党建工作调度会;高标准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教育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学党史、知党情,听党话、跟党走;高质量开展党委专题会议、各支部组织生活会、读书会、展览参观、党课等,向党员群众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推进基层组织力建设,强化使命担当。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吸纳更多的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上半年发展入党申请人员1人,积极分子2人,发展对象2人;完成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补选工作,开展社区党委补选以及纪委成立选举工作,补选1名空缺社区党委委员以及选举产生社区纪委委员;落实“市、区党代表进社区”活动,开展活动4次,协助党代表上户走访慰问党员、辖区居民上百次;推进街道挂点领导、挂点部门常态化进社区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形成推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

(三)创新书记会客厅品牌,激活发展动能。巴登社区党委在总结非户籍常住居民及党员参选社区、村两委班子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党建星级品牌 “三个一 ”(一厅、一联、一平台)活动,建立书记会客厅,定期举办对话会,居民诉求建议当场办。截止目前,书记会客厅围绕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活动10期,各方代表和居民群众共计800人次参与,收集诉求、意见和建议68条,现场回应和解决21条,会后通过“一联、一平台”推动解决18项,协调上级和其他部门共同解决29项,有效破解社区流动人口融入难、属地治理难问题。其经验做法被《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等主流媒体深入报道,融媒体传播阅读访问量超过10万人次。

法治支撑,建立治理良性机制,打造质量发展平台

(一)突出协同治理,下好管理治理“一盘棋”。执法协同,南园派出所牵头开展联合行动,地毯式排查出租屋6103套,处罚违规业主4人,协助解决出租屋问题16起;资源协同,重视发挥网格员“信息导侦”作用,多部门联手多资源整合,稳、准、狠、快地从严整治黄赌毒乱象;服务协同,与工会、妇联、团委密切联系,做好企业劳资双方工资集体协商合同签订、困难职工救助,推进“两新”组织团建,最大限度调动各类社会力量共同参加社会建设,“小社区”构建“群团+”大格局。

(二)突出平安建设,强化扫黑除恶“硬手段”。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主题活动、设立举报箱、悬挂标语横幅、张贴宣传海报、派发宣传单张和社会调查问卷,发动网格员、志愿者和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全面摸排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突出问题,打掉巴登片区黑势力团伙1个,铲除背后“保护伞”5人,刑拘17人,治拘4人,抓获吸毒人员4名,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根基;查扣23张麻将桌,劝退不正当泡脚按摩店5家,有效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三)突出问题导向,整治顽疾病灶“出重拳”。严格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社区党委联合安监、消防和股份公司对辖区231栋楼宇、564家“三小场所”、7662户住宅展开全面排查,整改隐患349处,整治三小场所73家,查封10家,建设微型消防站2处,查封手机加工作坊12处;深入推进巴登片区综合环境整治提升,排查空调滴水楼栋,住户业主积极开展整改109栋楼,巷道街区大变样;积极实施大件垃圾定点堆放,定期清洗确保路面清洁,整治乱摆卖、乱挂晒、乱张贴等乱象,提升市容环境质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志愿者交通文明劝导服务,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

自治夯基,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打造改革深化平台

(一)创新村规民约,破解“城中村”治理难题。2018年11月8日正式出台实施巴登社区的《村规民约》,从安全管理、出租屋日常管理、社区综合治理、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及村政、村民责任义务等多个方面,倡导村民实行自我约束和自律管理,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村风、民风,开拓社区治理新思路。截至目前,社区工作站、埔尾分公司运用《村规民约》这一强有力的手段,共查封了27处违反《村规民约》条例的住宅及商户,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被福田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评为“居民自治典范社区”。

(二)升级民生实事,提升“主人翁”家园意识。以需求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2019年上半年共申请微事实项目24项,花漾巴登、艺术墙绘项目二期、春风快乐成长计划——性安全教育进社区、巴登村巷口增设围栏项目(北巴登)、欢乐四点半——非遗进校园、乐器进校园、科学进校园,手工传习公益班、戏曲集萃进社区、“音乐下午茶”名曲进商圈等,深受市民欢迎,实现了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三)提档司法服务,营造“超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驻站律师的专业优势,提升社区民调员的业务水平,创新司法调解体系,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社区”,推进社区的民主法治建设,保障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合法权益得以实现,推动形成平等有序、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促进市场经济规范有序运行。

善治保障,建立文明共建机制,打造智治文化平台

(一)首创智慧监管“E南园”,科技支撑探索管理新路径。该系统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整合街道执法队、社区工作站、股份公司、辖区商户、市民等多方力量,对辖区市容环境等进行精准管理。“E南园”智慧监管系统实行“一店一码”,市民通过微信扫商家门前二维码,即可查询商家的社会信用代码、经营范围、成立时间等信息,对商家实现门店环境、市容环境等方面动态投诉。执法队员第一时间上门督促整改,依法处罚,实现执法全程留痕。

(二)坚持传承非遗“好味道”,文化浸润构筑文明新风尚。坚持开展“巴登好味道”等传统美食荟活动,传承围村传统美食技艺;联合深圳市剪纸艺术协会,每月定期开展剪纸工艺讲座、尤克里里培训班等,提升居民艺术素养;多元开展社区图书馆服务,上半年进馆人数达18510人次,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三)打造深巷旧墙“高颜值”,浓墨重彩绘就美丽新时代。精心呵护市容环境,围绕“爱护家园、绿色环保、爱护深圳、文明出行”等公益宣传主题,利用居民楼间的闲置墙面空间,打造“一巷一景”主题墙绘,将社区主题墙绘项目与辖区综合环境提升相结合,增强居民家园意识、环保意识、参与意识,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