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第四届“前海法智论坛”在深圳举办

2019/11/4 14:11:43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肖波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通讯员 肖波):11月2日,第四届“前海法智论坛”在深圳召开,本次论坛以“国际商事调解: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为主题,围绕“国际商事调解的最新发展与实践经验”、“国际商事调解在中国”等议题,来自法院、行政机关、法学会、仲裁,调解机构及多家媒体等200余人参会,论坛现场,18家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签订了“调解为先”承诺书,同时全国首个“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成果发布。

努力把深圳打造成

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高地


据悉,此次论坛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和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担任指导单位。论坛由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市法学会、深圳市司法局和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主办,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市委员会和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承办。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罗东川,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长安娜·茹班·布雷(Anna Joubin-Bret)和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余新国出席论坛并致辞。深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梁增昌主持论坛开幕式。


余新国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介绍,未来深圳将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战略机遇,围绕建设法治城市示范的目标,面向世界、对标一流,先行示范,不断地完善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推动形成标准统一、平等保护、共同建设,符合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商事调解规则。

余新国介绍,深圳将联动香港,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并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高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罗东川在致辞中表示,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制度、不同模式相结合的优势,加强粤港澳司法交流合作,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地。要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挥中国国际商事法庭和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的优势,支持大湾区内仲裁机构、调解组织的深度合作,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首选地。

深圳18家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签订“调解为先”承诺书

本次论坛共设有4项议题:一是“国际商事调解的最新发展与实践经验”;二是“国际商事调解在中国”;三是调研成果发布;四是“三驾马车:诉讼、调解、仲裁的选择与互动”。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龚稼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一级高级法官王淑梅,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尹雪梅,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副庭长胡夏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万国营,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前首席大法官、资深仲裁员黄锡义(Michael Hwang),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院长张月姣,以及来自法院、行政机关、法学会、企业代表以及中国、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内外商事仲裁机构、商事调解机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现场,深圳18家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签订了“调解为先”承诺书。据记者了解,根据新的机构改革方案,司法行政机关承担指导管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等职能。此次“调解为先”承诺书签署仪式,系是由香港律政司发起,深圳市司法局和前海管理局共同组织的,旨在倡导调解文化,加强“诉源治理”和增进粤港澳大湾区在调解领域的合作。

深圳中院发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成果

论坛中,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龙光伟介绍,深圳法院从先行先试到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建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工作新机制,包括:第一,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努力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全覆盖;第二,以智慧管理为抓手,将调解贯穿诉讼全过程;第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先行先试,探索市场化激励新方式。

根据最新发布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在总排名中继续获得大幅提升——由去年的46位上升至31位。而在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中,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是一项重要指标。

全国首个“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成果发布

另外,此次论坛中,全国首个“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成果也予以发布。据了解,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响应中国企业“走出去”对于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2016年前海管理局部署了全国首个大型中文法律数据库——“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


该项目由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与法律出版社共同承建,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通过为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等主体提供“一带一路”宏观环境指南、域外重点商贸法规汇编、法律查明服务等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域外法律查明工作的落地化,推动“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法治化,全面提升前海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

前海管理局副局长倪勇现场介绍,截至目前,平台已经完成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事经贸类法律/判例、法规和政策及相关法律知识的收录工作,内容体量近960部超890万字。今年4月26日,“一带一路”法治地图平台上线试运行,目前运转情况良好。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