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安检察

高空抛物刚入刑 深检君七年前就办了

2019/11/19 16:32:55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意见》指出,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为伤害、杀害特定人员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有媒体将此解读为“高空抛物刚入刑”。可是深检君七年前就曾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批捕、起诉过高空抛物的案件。深检君不会是抢跑了吧?


2012年1月的一天,张意(化名)正在步行街上自家小店门口卖货。突然,一个重物从天而降,砸到店门口的水泥路面上。张意冷静的抬起头,看到对面楼楼顶有个人影,于是一边打电话给弟弟,一边冲向对面楼。从楼上逃跑下来的王勤(化名)被张意兄弟俩堵个正着。原来自2011年12月以来,张意小店门口就经常上演天女散砖的戏码,于是张意和弟弟时常留意对面楼楼顶,还经常到自家小店所在建筑的楼顶蹲守、观察,这才终于将王勤抓住。王勤跟张意曾有过节,于是想出了往张意店门口抛砖的办法吓唬张意,却不曾想把自己送进了监狱。最终,王勤因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王勤觉得自己冤枉:我又没砸到人,怎么就犯罪了?


的确,王勤此次没有造成物质上的实害结果,但王勤冤吗?一点儿都不冤!高空抛物,早已天怒人怨。首先,高空抛物后果惨重,分分钟夺人性命。一个看似脆弱的鸡蛋,从4楼抛下可致人头顶起脓包,从8楼抛下可致人头皮破损,从18楼抛下可砸穿头骨,从25楼抛下可致人死亡;一个看似轻飘的空易拉罐,从15楼抛下可砸破头骨,从25楼抛下可致人死亡。一个粽子、一个苹果引发的血案屡见不鲜。其次,现代都市,高楼林立,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越来越密。人们每天都要跟高层建筑打交道,谁都无法保证自己一定不会是下一个受害者。

高空抛物这把悬在头上的利剑,日益成为城市最突出的痛点,也让我们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安,因此,严惩高空抛物,切实保障“头顶上的安全”,就变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呼声强烈。最后,高空抛物的背后充斥着人性的阴暗面:懒惰、自私、无知、不负责任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不抛,谁都可以轻易做到。如此分内的举手之劳就可以避免伤人性命却偏要为之,这是怎样的恶!如此之恶,如此不可理解之恶正是高空抛物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之所在。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正是犯罪的本质特征。高空抛物入刑可谓恰如其分,实至名归。


可是最高法的《意见》不是刚刚才发布吗?高空抛物不是刚入刑吗?这个案子发生在2012年,深检君是不是抢跑了?当然不是。虽然最高法的《意见》是刚刚发布的,但高空抛物可不是刚刚入刑。在刑事审判方面,《意见》强调的是要用足用好刑法现有规定,充分发挥刑罚的威慑功能,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近年来高空抛物、坠物事件频发,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人民群众要求有效预防和严惩高空抛物的呼声日益强烈。最高法此时发布《意见》是对人民群众关切的及时回应。但回应人民关切有多种方式。有修改立法,将某种行为入罪的方式。比如,增设危险驾驶罪,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醉驾等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危险驾驶行为入罪。比如,增设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将颠覆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的,家政人员、托老托幼机构人员等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的行为入罪。有出台司法解释,将某种行为出罪的方式。比如,陆勇案后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销售少量未经批准进口的国外、境外药品,没有造成他人伤害后果或者延误诊治,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有出台指导案例,更新司法理念,释放司法信号,激活现有法规,引领价值导向的方式。比如,最高检出台指导案例,宣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利益保护的天平要向防卫者倾斜,鼓励正当防卫行为。本次最高法发布的《意见》就类似于此种方式。


在《意见》发布前,适用现行《刑法》,对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的高空抛物行为定罪处罚并没有法律障碍。《意见》发布的真正意义在于,在有最高司法机关明确指引的情况下,司法者会更容易冲破以往思维习惯和司法惯性的局限,更十足的拥有运用刑法保护人们“头顶上安全”的勇气和底气。

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是深圳人骨子里的气质。这种气质当然也应该体现在先进司法理念的引领上。法律不仅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还将填补道德的缺失,促进道德的养成。作为一名市民,小草感恩的分享着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和舒适,也切身的感受着城市痛点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小草相信,我们有能力建设城市,就有能力管理好城市,有能力用法治的手段管理好城市。

小草一直在默默观察,今年以来,高空抛/坠物、不文明养犬可以说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城市管理的痛点,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园欺凌则是校园管理的焦点。这些问题小草也一直在思考,希望能从一名普通市民的需求侧角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供决策者参考。自己动手,主动参与,改善我们自己的家园。好啦,今天先说到这里,剩下的咱们再找时间聊。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