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法治聚焦

深圳建筑市场领域扫黑除恶行业治乱取得成效

2019/11/29 9:43:37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张文猷 邓程武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通讯员 张文猷 邓程武):建筑业是深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建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围标串标、转包挂靠等乱象,严重扰乱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埋下了隐患,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建筑市场领域扫黑除恶工作部署要求,认真谋划、周密部署、积极行动、以打促建、以案促改、重典治本,扎实开展围标串标、违法发承包、清欠保支、党廉共建综合治理,有效提升了行业治理水平,行业治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深圳市住建局以打促建以案促改

扎实开展建筑市场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治理

针对本市建筑市场领域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申请资质弄虚作假、人员“挂证”等突出问题,市住建局坚持边扫边治边建,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扎实开展行业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治理行动。今年累计开展专项行动5批次,出动检查人员971余人次、检查124家企业、135个项目,共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59份,立案40宗,其中包括违法分包、转包挂靠18宗、串通投标3宗、注册人员“挂证”8宗、企业资质申报弄虚作假6宗、违规“重组分立”3宗、未落实安全教育2宗,共涉及108个责任主体,行业治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周密部署,市区协同形成扫黑除恶合力

(一)严密组织,压实责任。该局高度重视建筑市场领域扫黑除恶工作,张学凡局长亲自部署,成立了由郑晓生副局长担任组长,相关处室领导为成员的建筑市场专项工作组,将建筑市场领域扫黑除恶作为新一轮住建领域治理和改革创新的突破口,作为强化“四个意识”的具体行动,召开全市建筑市场领域问题治理专项部署会,统一思想认识,细化措施责任,凝聚斗争共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落实市委领导指示,回应企业及群众期待。专项治理期间,该局领导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多次带队深入各区住建局及建筑项目一线进行督导,强力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向项目一线延伸。

(二)市区联动,齐抓共管。与各区住建部门积极联动,形成市区“一盘棋”,结合日常工作,进行线索摸排、互通移交,建立双向反馈机制,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落实到位,全面无死角落实行业监管。针对局领导挂点督导的龙华区住建局,定期组织扫黑除恶会商,成立领导会商小组,摸排梳理线索,共商研判,共同推进案件办理。

以打促建,问题导向开展行业病灶专项治理

(一)针对监理市场业务转包、违法分包以及挂靠等行为开展专项治理。4月-7月开展全市监理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和监理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检查工作,共出动检查人员270余人次,检查监理企业及项目48家,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47份。其中给予责令停工整改项目1家,黄色警示的企业26家,黄色警示的总监3人;省动态扣分企业31家,省动态扣分总监27人,省动态扣分专监2人;对涉嫌人员“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6宗。

(二)针对建筑企业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治理。6月-10月开展全市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检查工作,共出动检查人员268余人次,检查62个项目,其中市政项目10个,房建项目52个;属于市局监管项目42个,区局监管项目20个。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42份,对涉嫌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7宗,涉及32个责任主体。

(三)针对工程检测市场开展专项治理。8月-10月开展检测机构资质动态核查和检测市场行为专项检查工作,整治出具虚假报告、无资质或超资质检测、恶性低价竞争等行业乱象,共出动检查人员157余人次,对16个在建的房建、市政项目进行了检测报告抽查,对15家检测单位进行了检测资质动态核查。

(四)针对建筑业企业开展资质动态核查。4月-8月份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动态核查工作,重点核查近半年“重组分立”建筑业企业,共出动检查人员240余人次,检查60家企业,对涉嫌违规“重组分立”的企业立案调查3宗。

(五)针对建筑市场欠薪加强纠纷治理。结合扫黑除恶治乱部署,积极落实关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相关要求,加大建筑市场欠薪纠纷解决力度,深挖涉黑涉恶线索,依法处置欠薪案件,今年共处理欠薪纠纷投诉案76宗,涉及67个项目,工人2784人,工资1.05亿元,工程款1960万元。目前欠薪纠纷投诉案均已得到妥善解决。

以案促改,查办典型案例震慑市场违法行为

(一)工程违法分包典型案例。一是7月8日,市体育中心内的改造提升拆除工程工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经查,市建设集团涉嫌违法分包工程,将拆除工程交由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赣江劳务公司实际承接,项目部预算员王某庆与王某个人签订拆除施工合同。赣江劳务公司操控了拆除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构成、资金流向,并参与了拆除工程管理,涉嫌违法承接工程。王某以个人身份承揽拆除工程,涉嫌违法承接工程。涉案的市建设集团项目经理毛浣林、个体施工队负责人王某已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并依法逮捕。涉案的赣江劳务公司的负责人朱某平正接受市纪委监委调查。对于市建设集团涉嫌违法分包、赣江劳务公司涉嫌违法承接工程、王某以个人身份承揽拆除工程等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已立案处罚。二是市住建局在今年建筑市场专项检查中发现,太原市某工程公司在龙岗区棕科云端大厦项目幕墙及铝合金门窗与部分栏杆分包工程中,允许个人(李某峰)使用其企业的资质,以其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针对李某峰借用资质承揽工程项目的违法行为,该局依法对其处以工程合同价款3%(30万元)的罚款。

(二)弄虚作假投标与串通投标案。一是5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南北登录大厅、C11展厅重要面客区超大防火门供应及安装工程”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浙江九重门业有限公司”与投标人“武义县富依佳工具有限公司”标书之间硬件信息相同的情况。经查,两家单位存在《深圳市建筑市场严重违法行为特别处理规定》第六条规定的串通投标情形。市住建局依法对上述单位作出了罚款17万元的行政处罚,对法定代表人罚款1.2万元。二是龙华区住建局在工作中发现区档案馆项目定标结果存在异常,定标委员未按照招标人制定的入围定标细则进行择优,涉嫌串通投标行为,市住建局指导区住建局于6月初将该案件有关线索移交区纪委监委。现中标单位已被招标人废标处理。

(三)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弄虚作假案。一是3月龙华区住建局在建筑业企业(三级)资质许可后续监管动态核查过程中,发现深圳市宏某建筑工程劳务有限公司疑似存在使用造假身份证的行为。经调查,该公司戴某林所提供的身份证涉嫌造假,该局依法作出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并移送区公安分局。公安机关对该案件涉事人员处以37天刑事拘留。二是4月10日深圳市明某公司在向市住建局申请资质的过程中,其提交的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三级资质许可的申请材料中,企业技术负责人林某华工程业绩与实际情况不符,存在虚假情形。市住建局依法对深圳市明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对该单位给予警告,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上述建筑业企业资质。

重典治本,建立健全建筑市场治理长效机制

(一)建章立制,重点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为促进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与择优,我市从2015年启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改革,全面实行“评定分离”制度,回归业主负责制。该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评标中专家滥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得到了市场广泛认可。但将定标权给到招标人后,招标人的廉政风险激增。针对目前部分招标人定标规则简单粗放,定标能力不足,围标串标仍时有发生等突出问题,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若干措施(送审稿)》,引导并规范批量、预选等集中招标方式,减少招标次数和管理链条,提升围标串标成本和难度,同时倡导大标段招标,引导优质企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减弱企业被挂靠的动机。这些措施拟在规范和约束招投标人行为,从制度上消除建筑市场领域“未招先定”“围标串标”等市场乱象的滋生土壤。该办法拟于年内出台。

(二)诚信先行,营造“诚信守法”的建筑市场环境。为加快构建我市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建筑市场监管体制,起草了《深圳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把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作为行业管理、市场管理、现场管理的主线,通过对企业和人员的信用信息采集、公开、评价、应用,形成全过程的信用管理链条。通过该办法的实施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实现“两场联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营造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该办法拟于年内出台。

(三)党廉共建,群防群治营造行业廉洁自律氛围。在监理、建筑、装饰、造价、勘察设计等工程建设行业大力推广廉洁从业工作,颁布行业廉洁从业自律公约,探索行业治理新途径。截至目前,全市共计3341家企业签署了行业廉洁从业自律公约,依托廉洁从业促进扫黑除恶斗争。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推进党建工作与行业发展相融合,开展“党建廉建共建、质量安全共管”试点工作,使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向项目一线延伸,选取10个试点项目,制定共建工作“0123456”指引,进一步夯实了行业治理基础。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