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科教文卫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民营医疗机构 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9/11/29 9:48:05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张文猷 邓程武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通讯员 张文猷 邓程武):近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紧紧围绕中央督导组反馈意见及卫生健康系统突出问题,以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及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为重点,深入全面排查医疗服务市场风险隐患,组织开展民营医疗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医疗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共排查民营医疗机构28546间次,立案查处2447宗,其中警告422宗、罚款金额3874.241万元,没收款金额160.9932万元;依法关停整顿各级医疗机构358家,自行停业247家。

主要成效:

医疗投诉和纠纷明显下降,行业秩序进一步好转。尤其是泌尿外科、妇科等重点领域新增信访投诉和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群众就医满意度评分中,矛盾较为集中的民营医疗机构泌尿外科和妇科的投诉数量,同比分别下降97%和66.7%。

二是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据2018年度全市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和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参评的非公立三级医院平均分为83.31分(2017年为81.63分)、非公立二级医院平均分为81.14分(2017年为74.12分),医疗服务质量整体情况处于持续改进和稳步提升阶段。

三是医疗服务领域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执法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打掉了一批涉恶医疗机构,建立了门诊部、诊所等民营机构依法执业风险管理机制、卫生监督人员执法风险防控机制和廉政回访制度。常态化运作“双随机+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新模式,执法效能显著提高,有效净化医疗卫生市场环境。

主要做法是:

(一)高站位推进工作。该委先后召开13次党组会议、17次全系统会议,部署落实、推进、深化卫生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打击医疗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民营医疗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注重建章立制,先后印发《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2018-2020年)》《深圳市严厉打击医疗机构医疗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方案》《深圳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及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方案》等系列规范性文件,纵深推进卫生健康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二)层层压实执法监督责任。一是按照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对所辖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多次“地毯式”“无死角”的排查摸底,共摸清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底数,特别是“莆田系”民营医疗机构136家(医院33家,门诊部89家,诊所14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履行监管职责。二是层层压实监督职责,加大对各级监督机构查办案件的抽查比例和督查力度,实施执法案卷和执法行为“双稽查”制度。三是打造“智慧卫监”新型综合性信息化平台,并在市区街道三级卫生监督机构形成了“1+10+N”的智慧监管体系,将包括医疗监管在内的所有卫生执法监督事项纳入动态化、智能化监管范围。

(三)聚焦投诉频繁矛盾集中领域打击整治。一是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强化线索办理。以群众投诉较多的泌尿外科(男科)、妇科、医疗美容科等相关诊疗专业为重点,针对诊疗过程中存在的诱导消费、欺诈医疗、胁迫医疗等行为,开展了全覆盖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从快从重从严处罚。加强线索摸排核查和移交工作,共摸排线索189条,经核查涉嫌涉恶线索75条,其中移送市公安局核查处理线索12条,各区(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移送同级公安部门核查处理线索63条。二是重拳出击打掉典型涉恶医疗机构。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案件移送制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联合公安部门依法查处了惠爱、华光大门、真爱妇科、宝济、同庚、鹏深门诊部和山水医疗投资公司等6个涉恶医疗案件,共刑拘、逮捕106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还与公安、医保等部门联合查办案件,有20余人因涉嫌存在违法犯罪行为被公安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案件尚在进一步侦办中。

(四)建立民营医疗机构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一案一整改”双向反馈机制。警示辖区民营医疗机构依法行医,坚决杜绝新发诈骗、强迫交易、敲诈勒索患者等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完善信访投诉举报处置机制。强化卫生行业信访投诉数据综合运用,完善线索移交、督查督办、信息报送、责任追究等制度。三是完善追责问责机制。健全医疗机构监督追责问责机制,对日常监管不到位,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滋生蔓延的,实行责任倒查,严查“保护伞”,严肃问责。四是加大宣传,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利用全媒体广泛宣传正确就医常识,增强群众对泌尿外科(男科)、妇科等常见疾病的防病治病基本常识,提高群众对疾病和医疗技术认知水平,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