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通讯员
成昱辉):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牢牢把握“三个前进方向”不断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工作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深刻阐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分析了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指出了新时代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是引领新时代公安工作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公安工作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前进方向”,才能在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下不断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紧扣公安队伍的“魂”,坚持“三个突出”牢牢把握政治信仰的前进方向
公安队伍的“魂”是公安姓党。新时代,公安机关作为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必须紧扣这个“魂”,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三个突出”牢牢把握政治信仰的前进方向,才能确保公安工作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突出“绝对忠诚”,深入开展政治信仰“夯基”行动。要牢记公安机关的政治属性,把讲政治摆在首要位置来抓。通过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重要思想的专题学习,深入开展政治信仰“夯基”行动。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警头脑,引导全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确保队伍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确保队伍在思想和行动上绝对忠诚。
(二)突出“绝对纯洁”,深入开展思想建设“升位”行动。要牢记公安机关的服务宗旨,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摆在核心位置来抓。通过组织开展网下网上常态化、系统化的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深入开展党的思想建设“升位”行动。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全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筑牢信仰的根基、补足精神的钙量、把稳思想的“方向盘”,找准自己的职责定位,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思考问题,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切、关注的问题,永葆初心不褪色。
(三)突出“绝对可靠”,深入开展组织建设“提档”行动。要牢记公安机关的政治本色,把党的组织建设摆在核心位置来抓。通过狠抓党建制度落实、工作机制健全等措施,深入开展党的组织建设“提档”行动。坚持选好配强新时期基层部门领导班子,确保基层队伍的“火车头”跑得好、跑得快;启动“一个支部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品牌”堡垒提升工程,依托
“最优小支部”创建活动盘活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优势,创新开展“党群连心.平安共建”活动,打造一批老百姓“家门口”的亲民品牌,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
二、紧扣公安工作的“线”,坚持“三个聚焦”牢牢把握主责履行的前进方向
公安工作的主责主业是维护社会稳定、严打各类犯罪、加强社会治理。新时代,公安机关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必须紧扣这条“线”,持续发力出重拳、出实招,坚持“三个聚焦”牢牢把握主责履行的前进方向,才能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安定有序。
(一)聚焦严打犯罪,持续打响严打高压的四个“攻坚战”。一是打响专项斗争提档“攻坚战”。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精神,保持依法严惩的高压态势,保持深入推进强度,在线索摸排数、打处数、起诉数、判决数“四个上升”上寻求突破。二是打响多发性侵财犯罪提速“攻坚战”。紧盯民生案件,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保持严打频率,全力追赃挽损,打造人民群众的“安全区”、“放心区”。三是打响严打“黄赌毒”违法犯罪提质“攻坚战”。持续推进对黄赌犯罪、毒品犯罪等突出治安问题的打击整治,始终保持严厉打击、严密防范的质态,全面净化社会环境。四是打响严打涉枪涉爆犯罪提量“攻坚战”。持续组织开展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保持筑防的耐力,坚决守住安全“外圈”和“内圈”,全力消除涉枪涉爆安全隐患。
(二)聚焦社会治理,持续打响严防严治的四个“主动战”。一是打响自我成长发展的“主动仗”。依托“万名机关民警下基层”“六进六边”“一村一警”等活动,深入基层把准群众心声、警务实情、发展动向、警务瓶颈,形成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报告”,实化工作措施;同时,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打造“枫桥式派出所”,推动社区(农村)警务管理模式创新,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础。二是打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主动仗”。要借力当前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设的“东风”,积极探索和健全完善各级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体系,不断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工作效能。三是打响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的“主动仗”。主动站位城乡发展形势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度挖掘社区、农村、有关部门、“公调对接”等区域的力量优势、典型做法,找准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的结合点、发展点,在打造一批贴近实战的治理品牌的同时,发动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四是打响乱点整治、区域整治的“主动仗”。主动“问症”公安管理工作,深入梳理排查本地治安乱点和治安问题,分类切块,形成阶段性“问题清单”、“一对一责任清单”,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实行“一块一策”整治、集中攻坚整治、多警种联动整治、内外联合整治,提高各方区域共建共治水平。
(三)聚焦为民服务,持续打响公安服务的两个“主动战”。一是打响“减法”主动仗。聚焦做好“减法”,深化落实行政服务减事项、减材料、减次数、减时间措施,构建规范统一、动态调整的标准化办事事项和办事指南;在上级统一部署下,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异地可办,探索开发“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的新通道,加快移动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便民服务为“移动办”“指端办”。
二是打响“加法”主动仗。聚焦做好“加法”,突出服务项目和管理效益,继续深化“一窗受理”改革,持续向基层所队和警务室延伸服务网点、集成服务内容,特别是要针对农村地区,依托村委这一组织阵地探索乡村点位服务模式,实现就近可办、一站式办、同城可办,让农村群众少跑山路。
三、紧扣公安队伍的“根”,坚持“三个拧紧”牢牢把握铁军锻造的前进方向
公安队伍建设是做好一切公安工作的“根”。新时代,公安机关要锻造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必须紧扣这条“根”,毫不松劲地精准发力,才能牢牢把握公安铁军锻造的前进方向。
(一)拧紧理想信念的“安全帽”,深化“固本培元”砺警行动。围绕锻造“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公安铁军,坚决拧紧理想信念的“螺丝帽”,提升公安队伍革命化建设水平。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等活动为新动能,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安工作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队伍高举思想旗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强化实践磨炼。要树立“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能力”的理念,主动将政治理论融入到日常岗位工作中、日常执法服务中,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考验,进一步加强自身政治理论的修炼、政治生活的磨练、政治实践的锻炼,让群众观念树得更牢,让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更加增强、忠诚可靠更加根植。
(二)拧紧素质强警的“火花塞”,深化“练兵亮刃”砺警行动。围绕锻造“铁一般的过硬本领”公安铁军,突出“贴近实战、服务实战、基层实用”,坚持提升“三个能力”不松劲。一是着力提升“结对共练”能力。突出“警务训练专业化+警务工作实战化”,深化“局校共建”,推升实战化水平;发扬公安“老带新”
传统经验,构建基层所队室“师徒结对”练兵考核评价机制,推升基层战斗力。二是着力提升群众工作能力。通过“六进六边”“机关民警下基层”活动推动警力下沉,培养打造一批群众工作能手,推动队伍群众工作能力持续提升。三是着力提升法律政策运用能力。开展常态化、实战化、网上网下全警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不断提高队伍依法履职、为民服务、专业打击的能力。
(三)拧紧队伍安全的“保险盖”,深化“屏障加固”
砺警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警一刻都不能放松。围绕锻造“铁一般的纪律作风”公安铁军,要坚持“三个不松劲”。一是坚持从严管治警不松劲。围绕强化“一岗双责”责任,把队伍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考、新论断落地注入队伍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积极探索“制度源头管人、督导全程管人、网络高效管人”的队伍风险管控体系,筑牢队伍廉洁从警、守纪守令的防线。二是坚持作风兴警不松劲。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围绕“转作风、树形象”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各项活动,进一步健全队伍风险等级评估、超前预警、防范控制、责任追究等严管严治体系,始终保持队伍安全稳定的良好质态。三是坚持精细化动态管理不松劲。围绕民辅警思想动态、综合评价数据、日常积分管理数据等要素,积极创新队伍精细化管理模式,推动队伍管理向精细化、动态化管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