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扶贫好政策给我致富新希望

2019/12/17 14:15:51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徐庆涛 于俊鸽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徐庆涛 于俊鸽):“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像我这样没文化、没技术的庄稼汉,能有今天的生活,与扶贫政策密不可分。”12月13日,家住焦村镇魏沟村的段天和激动地说。

今年56岁的段天和,家住魏沟村郭岭自然村,他家兄弟三人,大哥段天国常年未婚,三弟段天举几年前找了个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婆,他们有个十几岁的女儿,而段天和的老婆也有精神疾病,两年前走失后就一直杳无音讯,他的女儿也在几年前出嫁到焦村镇张村。长期以来,段天国、段天和、段天举三兄弟在一起相互扶持、相依为命。然而,奈何上天并没对他们兄弟三人格外关照,段天国和段天举在几年前被检查出了肺气肿疾病,目前两人仍在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由于家中医疗支出过大,生活负担过重。

2016年6月,市物价办驻村工作队进驻魏沟村,段天和一家在上级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人希望的火焰又重燃了起来。

“自从我们家被评为贫困户后,市物价办驻村工作队的扶贫干部们简直踏平了我家的门槛,几乎三天两头地都要来转一圈,嘘寒问暖,帮我们打扫卫生,帮助我们谋划发展方向,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年多以来,段天和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帮扶干部带来的温暖。“雨天,他们过来查看房子漏不漏雨;冷天,他们过来看看屋里暖不暖和;节日里,他们带上米面油来看望我们;就是在路边碰面了,他们也会关切地问一句最近怎么样?……”提起这些,段天和感激地说。

据了解,焦村全镇共16个村,其中有8个贫困村,过去靠发展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群众增收缓慢。如何让群众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新产业,焦村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为群众找到了一条强农富民的新路子。焦村镇党委政府通过邀请农业专家进行一系列调研、分析得出结论,南部土地较为平整,土层深厚,适合种植桑树养蚕,发展丝绸;北部浅山地区,花卉繁多,优质蜜源丰富,是养蜂的绝佳之地。立足这一优势,焦村镇提出了“北蜂南桑”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

今年4月份,市物价办驻村工作队结合焦村镇“北蜂南桑”的产业扶贫发展布局,动员全村群众发展蜜蜂养殖,起初,当工作队找到段天和时,他对这件事情并不看好,可如今,段天和不但养上了蜜蜂,他还养上了瘾。“一开始我们找到段天和时,他总是推托说自己没钱、没经验,不想养,可我们觉得养蜜蜂劳动力度不大,非常适合他家,后来经过我们再三动员,又经过镇政府组织的7天培训,慢慢地坚定了他发展养蜜蜂的信心。”市物价办驻村工作队队长屈哲介绍说,段天和一再担心赔钱,后来工作队的几个人兑了1500元钱,又加上政府补贴了1500元,给段天和买了三箱蜜蜂。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呵护,如今段天和已经从三箱蜜蜂,发展到了现在的6箱,还收获了近300斤的蜂蜜,粗略估算一下,仅养蜜蜂的这几个月,段天和就足足赚了一万多万。

今年7月份,由于体力不支,段天和又卖了家中的两头牛,共卖了25500元,政府又给他补贴5000元;10月份,工作队又动员他搬迁到了怯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100平方米的新家。如今,提起今天的变化,段天和感激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驻村工作队,一年来,是他们让我有了稳定的收入,我要不能把握住现在的大好时机好好干,就对不起他们这些年来的付出。”

谈及今后的打算,段天和说,他准备明年再购买十箱蜜蜂,加上现有的6箱蜜蜂,好好地发展一下自己的产业。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