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社会公益

第二届重庆(中国)慈善诗歌朗诵会拉开帷幕

2019/12/17 15:27:13 来源:慈善公益报   作者:

弘德亦扬善 诗歌谱华章

第二届重庆(中国)慈善诗歌朗诵会拉开帷幕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敬)近日,第二届重庆(中国)慈善诗歌朗诵会在重庆市南华中学校拉开帷幕。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该活动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传播“慈善为民、依法行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共重庆市委原常委、市政协原副主席、市慈善总会会长刘光磊,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辛华,市作家协会荣誉主席黄济人,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渝北区副区长张广莉出席会议。

本届慈善诗歌朗诵会共征集到关注慈善事业发展的市内外热心人士的作品173首,其中不乏高质量优秀作品,特别是重庆市作协众多领导及知名诗人、民政及慈善工作者也参与其中。朗诵会上200多名师生朗诵了10余首征集作品,特殊教育中心、慈善文化艺术团进行了器乐合奏及合唱,师生们声情并茂的表演让数百名观众享受了一场高雅的慈善文化盛宴。朗诵会上为本次征集活动的一等奖获得者和朗诵活动先进集体、征集朗诵活动特别贡献奖获得者进行了颁奖。

刘光磊高度评价此次活动。他指出,第二届重庆(中国)慈善诗歌朗诵会,是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用诗歌的语言反映慈善精神、慈善见闻和慈善事迹,将诗意与善意紧密融合、双重表达,不仅对于慈善文化的传播弘扬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传统诗词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刘光磊在讲话中表示,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文学艺术界的朋友,同慈善工作者一道,大力弘扬慈善文化,积极支持慈善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让以奉献、助人和社会责任为核心的慈善精神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慈善、崇尚慈善、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让慈善成为全体市民的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他希望学校把慈善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内容,将公益慈善知识融入行为规范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用心灵感受慈善、用行动体验爱心,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扶贫济困的慈善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辛华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发挥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市委五届七次全会要求认真落实“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等,今天开展的活动,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务实举措,是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积极的意义。“诗歌是生动、形象的文学载体,要采取各种方式弘扬倡导践行慈善美德。青少年处于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发展时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通过作家诗人进校园活动,朗诵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可以进一步陶冶学子们的情操,增添博大、仁慈、善良、感恩的情怀,有助于形成‘人人慈善’的全民公益时代,推进国家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

重庆市政协新闻中心负责人,市内部分知名作家、诗人,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及主城区慈善会负责人,部分诗歌作者,来自渝北区、南岸区6所中小学、市特殊教育中心、慈善文化艺术团等共计700多人参加朗诵会。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