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廉政建设

呼和浩特:“三三制”工作法 赋能高质量办案

2019/12/27 9:24:32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张文军 杨鹏杰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虽然时间不长,但学习和研讨的内容丰富不光精神补了‘钙’、壮了业务‘筋骨’,大家谈想法、讲举措、促落实,提升了精准履职能力,更坚定了信心和决心……”11月27日,呼和浩特市市县级共14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结束为期两天的培训,学员小张感慨地谈着自己的收获。

全员参与、全员行动、全员尽责。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按照自治区纪委“高质量办案年”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人才保障、本领保障、管理保障三项保障,聚力育人升级、强能升级、建设升级三个关键词,创新推行“三三制”工作法来增优赋能,助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年初,市纪委监委积极借势全市人才引进工作,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引进8名具备法律、会计、计算机、新闻媒体等专业背景的“双一流”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青年人才,小芮就是其中一名。别看她年纪不大,到市纪委工作还不满四个月单是新闻外宣方面,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各类媒体刊发转载新闻报道、网评文章170余篇次,是个专业型、实力派‘纪检小将’。市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自豪的说

为强化人才保障补足业务短板,市纪委监委紧贴形势任务需要深入分析研判纪律审查、宣传管理等岗位人才匮乏现状,积极拓宽视野、着力育人升级除了外部引进,5月份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在编制职数范围内提拔使用14名科级干部,其中9名为监督执纪一线干部,占比64.3%;加大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4名“90后”干部提任副科级。

针对当前年轻干部缺乏一线和多岗位实践锻炼经验等现实情况,结合工作需要和干部个人特点,市纪委监委启动委机关干部轮岗交流,将业务“能手”和到岗“新兵”搭配,充实到监督执纪一线,以老带新、实战练兵在信访室工作三个多时间里年轻干部孙柏林在室内老同志老黄的传帮带下,已顺利完成接访业务110余件次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已不再是“外行人”。

“几天的考察调研让我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兄弟盟市的成功经验,也看到了差距,对今后理清工作思路,有效推进我委纪检监察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刚刚外出考察回来的市纪委监委案管室负责人表示

年初以来市纪委监委先后安排赴河北、四川、江苏、广州等省市学习调研三批30人次,学习考察执纪监督、专项治理和宣传教育等相关业务工作,诸如审查调查组团办案、借力借势发展纪检监察宣传的媒体融合等先进经验做法已得到转化应用。

市纪委监委组织负责人介绍,强化纪检监察干部本领保障,着力强能升级,是优化干部教育培训思路,突出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的重要举措今年先后举办一把手讲堂、留置工作、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及微腐败案件、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纪检监察信息工作以及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研讨等一系列集中培训。市本级累计培训干部1337人次,其中选派干部参加上级纪委监委培训83人次组织中纪委精品视频课程学习11期,累计参训1143人次。同时,采取以案代训方式,运用一带一、老带新手段强化“实战锻炼”,培养业务“尖兵”,累计抽调干部328人次,配合自治区纪委调训干部46人次。

据悉,下一步,市纪委监委还将发挥地缘优势拓展干部进修渠道,借助驻地高校资源联合开设法律业务知识短训班,近期全面铺开。

“工作中,我们将监督监察关口再前移,年初挂牌成立全市9个旗县区75个乡镇(街道)监察办公室,实现对全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标志着我市监察体制改革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自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市纪委监委不断强化管理保障、着力建设升级。将深化“三转”纳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体培训班次,加大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派驻机构深化“三转”的督查力度,坚决防止“回头转”。夯实深化改革基础结合驻在部门实际,对标对表自治区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和指导口径、完成时限等要求,开展我市派驻机构改革有关工作。对市国资委、市属国有企业和高校开展调研,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等。

不仅如此,从组织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市纪委监委探索细化委机关内设机构职能职责,确保各机构职责边界清晰、互无交叉,上下级机关工作对接高效、业务衔接顺畅。进一步完善既有“6+N”制度体系,修订完善请销假制度、借调(调训)工作人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干部管理制度规定,更好地服务保障主责主业,推动干部监督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交出高质量办案的首府“成绩单”提供坚强保障。(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