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安检察

两届最佳辩手:女检察官八卦辩论那些事……

2019/12/31 14:53:56 来源: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三文蓝胖

小编按:本文作者在首届、第二届“深圳市公诉人与律师控辩大赛”中均荣获“最佳辩手”称号。


准备控辩赛期间,连续两个星期的早出晚归给刚满一岁的儿子造成了不小的人生挫折,每天眼泪汪汪地看着我,无奈口不能言,只能啊啊啊啊地控诉。外婆一把搂过儿子安抚:“团团乖,妈妈去和别人吵架。咱不惹她,咱吵不赢,咱自己玩儿。”

我:“……”


三年时光荏苒,两届控辩赛落幕。控辩,似乎是检察官的职业必备技能。而在我成为检察官的很久很久以前,我已经是一个辩手。

这场比赛,似乎又把我带回了2006年,初雪的北京。

一、那些年

刚入辩论队时,我师傅(现在已经是最高院知产庭的资深十八岁卜卜脆法官一枚)问我,你觉得辩论是啥,我秉持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自我修养崇高地回答了一遍:“辩论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是理论转化为实战的必由之路,是每一位有志在法学领域有所作为的年轻人……”

“你住嘴。”师傅白我一眼,当场出题,让我的队友们分成两队,二十分钟后就“这个新来的柴火妞应不应该出家”展开辩论。

“出生于落后的革命老区,想必教育条件很落后,这位同学能够突出重围考上法大,可见她很有慧根,符合佛门要求。“

“可是对方辩友你看她作为新人从进门到现在站了整整四十分钟好似木鸡一般,既然有慧根,为何到现在也悟不出来该给队友们买点儿好吃的?“

“那又可见她具备另一个适宜出家的品质,不畏他人的眼光,定力好。“

“对方辩友注意到她的眼镜了吗?这个度数连黑板上划的民法重点都看不透又如何看透红尘呢?“

“对方辩友有所不知,红尘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悟的,看得透的不叫红尘,叫沙尘暴。“

……

二十分钟后,师傅再问我:“你现在领悟了吗?”

我强行给了自己一副看起来很坚毅的目光点了点头。

其时我仍然不是很明白。

辩论是什么呢?直到经过了那些年各种各样的辩题,才稍稍有所感悟,其实辩论不是为了捍卫结论,而是从结论出发,逼着你去逆向思考的一个过程。证出的结论真伪并非重点,重点是思辩的过程,对方辩友每一个被发散得天马行空的思维背后都藏着一个值得考究的有趣逻辑,这个逻辑就像是蚌壳里藏着的珍珠,浮沙褪尽之后如果能找到它,证伪它,就能直指对方的立论之基。

而这反过来也教会我们,我们的每一个观点,每一句场上说出来的话,都不是兴之所至脱口而出,必须是经过审慎推理没有逻辑谬误的语言,欲以言服人,先以理服己。一个辩题的背后,是一个复杂论证结构的搭建,不是几篇陈词稿的创作,稿件,几乎是最末位才要考虑的事。在我的印象里,每一个投身辩论的人,都经历过从华灯初上奋战至长夜未央,辩手们最初都冲着舞台的耀眼而来,但最终都会爱上那推敲逻辑、斟酌论点、打磨文字的过程。不为彼岸,只为海。

二、到如今

刚抽到分组对手时,我和我的队友BZJC着实嘴角抽搐了良久,想到对方一辩端庄流利的陈词、二辩春风化雨般的台风,我们仨的嘴角又加重了抽搐,好在,这种抽搐在得知XJJ他们组抽到“女朋友和妈掉水里必须先救妈”的辩题时,立刻得到了很大缓解。不久便听说他们组的一辩SH突然手术住院要缺席,是否因为他这个立场激怒了女朋友被当场取了阑尾我们虽不得而知,但也不寒而栗。联想到我们虽然遭遇强敌,但胜在有一个依然全须全尾的好处,抽搐的嘴角也就彻底治愈了。

数日之间我们流连于星巴克、太平洋,一杯咖啡一台笔记本,好似时尚的都市白领。主攻战场出了又改,改了又抹,我最嫌弃话长,在自由辩宝贵的5分钟里,惜字如金是第一守则,所有无实意的助词、语气词、形容词、甚至重复的主谓语都成为多余,比如“为什么”必须改成“为何”、“如果”必须改成“若”……几天下来,我的队友们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出门时,BZ说:“勿忘锁门。”

下楼时,JC说:“吾于楼下候你。“

中午到点时,他俩说:“饭否?“

噫!儒子多么可教!

几天的准备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十八日,早早地来到图书馆准备,待我们几个分头换上一身帅气西装,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已是下午一点。意(矮)气(矬)风(胖)发的我遭到了CN无情地嘲笑:

“你说你这么矮了怎么还不穿高跟鞋?“

岂有此理,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虽然矮但我很稳重,不像你高得缺氧。“

“你那是因为重,所以稳。“

“……”好吧,虽然忍无可忍,奈何说她不过。

但好在我是一个有胸怀的人,一回头遇见被化得油头粉面的XJJ,瞬间又豁达了:

JJ哥,你怎么化得跟馒头似的?”

但人间还是尚有温情在的。

就好比,CN同学一边挖苦我一边不忘帮我们完善了一下立论,帮我们想如何拆解对方的循环论证;XJJ在我们上场前特意过来叮嘱自由辩一定要注意善用时间不要长篇大论……

时间永远不会允许我们准备到尽善尽美,最终属于我们的show time在期待中逐渐蕴酿出紧张,紧张里隐隐裹挟着兴奋,兴奋中渐渐沉淀出从容的情绪里到来、高潮然后落幕了。我们在台上的28分钟发挥得不算完美,但台下数日的研讨思辩中,我相信我们的所学所得,远胜于那座奖杯带来的荣耀。

不为彼岸,只为海。相信孜孜求索的我们,仍在路上。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