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安检察

四川乐山大力建设“精锐公安”打造“最强实战”

2020/1/9 9:47:28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刘冉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通讯员 刘冉):2019年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省公安厅和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乐山市公安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省公安厅党委“1357”总体部署和乐山公安“1234”发展思路,大力建设“精锐公安”,全力构建“情指一体”实战指挥体系,广泛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全面提升指挥处置、合成打击、立体防控、基础支撑、数据作战、综合保障等“八大能力”,打造了“最强实战”。为集中反映全市公安机关建设“七型公安”的工作举措和成效,2020年1月8日,乐山市公安局举行了“向人民报告”之“精锐公安”主题新闻通气会,市局指挥中心、特巡警支队、治安支队、禁毒支队、经侦支队负责人出席了新闻通气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发布。市局宣传处处长刘红主持新闻通气会。中央、省、市1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新闻通气会。



2019年,乐山公安110实现了“反应速度更快、联动能力更强、压制发案更好、接报处置更优”的大跨越大发展。反应速度更快。一是一键精准派警,接报指令“再快1分钟”。2019年,乐山110构建了全新的110智慧接警系统,大力推行接报指令“再快1分钟”警务,接警后地图精准定位一键派警,工作效率提高300%。二是警单直达单兵,指令处置“再快3分钟”。2019年,乐山110依托科技力量研发处警终端,大力推行指令处置“再快3分钟”警务,让警单直达距离现场最近处警民警手持警务通,处置速度平均提速50%。三是全程可视指挥,指挥处置“再无视角盲区”。2019年,乐山公安进一步升级天网、高空“鹰眼”、整合民用资源,乐山110以此为重要依托,配合警务通、4G图传、无人机等实施“固定+移动”多元方式对现场进行全程可视化指挥。联动能力更强。一是纵向联动区县局更迅速。2019年,乐山110对全市范围内发生的“红色”警情,市局指挥中心全程监控、联动处置。二是横向联动各警种更有力。2019年,乐山110率先试点省厅创新研发的指挥作战平台,联动警种为一线侦破案件、处置事件提供强大支撑。110精确下达抓捕指令57次,指令抓捕成功率100%,其中抓获部督逃犯2人,历年逃犯4人,外省逃犯6人。主动进攻支撑破获部督“5.13”网络贩枪案、部督“8.30”系列盗抢柴油案5起重大团伙系列案件。三是跨区域联动外省市更顺畅。2019年,乐山110进一步拓展跨区域警务协作深度和广度,特别是配合上海警方2小时落地抓获外籍重大刑事案件在逃嫌疑人,获得高度称赞。压制发案更好。一是推行“天、周、月”三周期混合研判。110每日早交接班研判,第一时间发现突出警情和治安乱点;每周一警情研判,对比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每月1日研判,综合发现可疑情况、整治重点区域,提出意见。二是发出预警指令。自主研发突出警情标准化录入模块,常态分析“三台合一”突出警情发案规律,发布预警指令,提升防范效果。三是针对性布警防控。综合“武器库”运用,刻画嫌疑人活动轨迹,针对性布警防控,强力压制突出警情。2019年,乐山110共下发预警指令24期,提出针对性布警指令12期,经全力工作,刑事案件较去年下降20.68%,治安案件较去年下降13.39%。接报处置更优。一是全程规范接报流程。先后修订完善《110接处警工作手册》等13项制度,整理细化47类常用警情接报、处置蓝本等,对接警员全流程规范。二是全程强化系统培养。引进10086优秀培训机制强化训练接警员;邀请华西心理学教授对全体成员进行解压、抗压专业训练;月例会选取经典案例公开点评,团队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打造乐山110旅游城市名片。站位市委市政府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开展接警员常用英语学习培训,针对涉外游客报警开辟三方通话英语接报工作机制,开展“110最美声音”“年度十佳接警员”“十大年度经典接处警案例”等评选,全力打造优秀旅游城市110名片。


2019年,乐山公安巡特警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是主动作为,构建城市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牵头布局乐山“三圈四网”城防体系,织密城区防控网与周边环县防控圈,让“城门落锁”。探索创新“一平台、三机制、五控法”复合式巡防,完善“点、线、面”防控覆盖盲区。建立武警联防快速响应与交巡警联勤新机制,实现警情互通、驰援打击的协作态势。二是精准定位,专业砺练打造乐山“剑锋”。立足实战,坚持“把标准设高,把课题设难,把对手设强”,勇夺2018年全省巡特警练兵比武活动团体综合成绩冠军。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胡国民授旗命名巡特警支队特警大队为“剑锋”突击队。“剑锋”突击队24小时战备,先后13批次远赴省内外执行多项任务,抓捕、移交各类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22人;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旅博会、茶博会等重大安保、维稳、警卫任务,坚决捍卫了政治安全,全力确保了社会安定。三是隐形用警,便衣守伏夯实防控盲区覆盖。针对街面违法犯罪行为“发现难、跟踪难、抓捕难、取证难”的特点,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便衣专班,将便衣警察隐蔽、灵活、机动的特点充分发挥,实现精准打击。2019年,显性用警支撑,便衣警力挡获各类犯罪嫌疑人96人,抓获网上在逃人员13人;自侦自办公交扒窃及其他案件13起,查获现金22700元、被盗手机13部,挽回群众经济损失约100余万元。


2019年,乐山公安针对当前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破坏环境保护领域犯罪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重拳出击、露头就打。一是强力打击,成果显著。以“利剑”、“清水蓝天”、“昆仑”等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组织开展打击整治食药环、知识产权等方面犯罪。2019年,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涉食品、药品、环境类刑事犯罪案件109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75人,打掉窝点8个,打掉团伙12个,涉案金额达1.2亿元,成功侦办省厅挂牌督办案件13件。二是重拳攻坚,侦办典型。2019年,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向食药环、知识产权、野生动物、涉“非洲猪瘟”、医保诈骗等犯罪发起凌厉攻势,集中侦破了一批大要案件,摧毁了一批犯罪窝点,打掉了一批犯罪链条。先后成功侦破犍为某火锅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李某某等人妨害动植物检验检疫案,陈某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案等典型案例。三是创新机制,形成合力。全市公安机关加强食药环犯罪规律研究,破解法律适用难题,健全完善提级侦办、线索交办、挂牌督办等工作机制,配套出台相关制度,为基层办案排除干扰、积累经验。同时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衔接配合,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紧密衔接机制,形成打击合力,着力消除滋生犯罪的土壤、空间。


2019年是全市禁毒人民战争的攻坚之年,全市公安禁毒部门广泛发动人民群众,集中全社会力量,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纵深推进禁毒人民战争。一是领导重视,禁毒工作组织保障到位。市委书记彭琳、市长张彤,以及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对全市禁毒工作作出批示指示,市禁毒委高效运行、强势推进禁毒工作。各地分别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禁毒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出席禁毒活动,全市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了全市党委政府主导、禁毒委组织协调、各行业部门齐抓共管的禁毒工作格局。二是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毒品犯罪。全市缉毒民警奋战一线,以禁毒人民斗争为主线,依托迎庆、铸盾等系列专项行动,集中优势警力,开展破案攻坚,成功破获了一批大要毒品案件,摧毁了一批贩毒集团和网络。2019年,全市破获毒品刑事案件489起,打处嫌疑人780人,查处吸毒人员5127人,强戒1280人,病残收治307人次,缴获各类毒品19.213千克,铲除毒品原植物罂粟1684株,查封涉毒资产230余万元。全市毒品刑案数、打处数、查处数、强戒数同比去年上升33.97%、39.29%、45.32%、35.88%。乐山禁毒工作在省厅开展的“冬攻”、“迎庆”系列专项行动中名列全省前茅,缉毒执法成效显著。全市禁毒部门共荣立集体三等功3个、个人三等功7人、个人嘉奖2人。三是科学布局,构建禁毒管理科学体系。11个部门联合制定《乐山市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将禁毒防艾知识纳入初中学业考试范畴;充分发挥社团作用,通过网络平台举行禁毒微课堂,基层禁毒意识得到有效提升;拓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维持治疗门诊保持率达80%;与全市32家企业、22家分支机构签订《邮政业服务和安全责任书》,坚决防止毒品通过寄递渠道非法流出;在全市130台公交车、80家银行的LED屏持续滚动播放禁毒标语,营造全民参与的禁毒浓厚氛围。目前,全市129个初高中学校建立禁毒知识长廊、禁毒教育园地、禁毒图书角,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实现全覆盖。全市418所学校的14.25万学生依托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开展禁毒知识在线学习。今年,乐山市禁毒办联合乐山市人民检察院,打造“点亮火把”青少年禁毒防艾工作品牌活动正式启动。全市已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站点91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09名,兼职工作人员252名,共责令社区戒毒1338人,社区康复475人,参加药物维持治疗1430人。在大庆禁毒安保期间,乐山全市公安禁毒部门对779名高风险吸毒人员实施重点管控,确保稳控到位。同时,会同交通部门对全市班线客车驾驶员、危货驾驶员、城市公交车驾驶员、校车驾驶员开展吸毒检测,检测率达到100%,全面降低了“毒驾”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危害。


2019年以来,乐山公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取得了丰硕战果。全市公安经侦部门紧紧围绕“信息化建设、数据化实战”总目标,通过市局经侦支队建立的研判指挥室,依托公安部经侦应用云、省厅大数据应用平台资源,共立案侦查非法集资案件4起,涉案金额3200余万元,采取强制措施4人;立案侦查11起传销案件,采取强制措施58人,坚决做到了“控人、控资产、控证据、控数据”。近年来,全市经侦部门移送审查起诉往年存量非法集资案件共计48起,挽回经济损失8亿元,有力维护了金融市场稳定。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