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安检察

重庆渝北区公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 排头兵“力哥”

2020/2/10 9:32:01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王东华 吕海霞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重庆讯(李佳芳 报道 通讯员 王东华 吕海霞):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全市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以来,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监察留置管理支队全体民警、辅警和护卫队员按照分局党委要求,放弃春节休假,迅速集结到位,有的外地民警不远千里刚到家又匆匆忙忙赶回重庆,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上,在监察留置管理工作中筑牢疫情防控第一关,全力确保留置对象绝对安全。

今年55岁的周自力是支队年龄最大,工龄最长,党龄最久的一名老同志。虽然他年龄最大,支队的民警都亲切地称他为“力哥”。他身材偏瘦,发丝微雪,瘦弱弯曲的脊背承载了公安工作25年的辛劳与荣耀。在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他与支队兄弟们一起并肩,主动请缨,勇做排头兵,默默坚守在留置管理第一线。

兄弟,别担心,我来

1月25日晚上18时,接到支队同事的电话时,“力哥”正在炮制自己的晚餐。早上才刚下勤务,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补瞌睡,身体还有些疲倦。他活动了一下筋骨,想犒劳一下有点透支的脾胃。烧白已经入锅开蒸,水汽徐徐,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要不是处在关键时期,他真想整二两老酒配一盘花生米解解馋。电话那头是同事老宋,他诺诺的声音不甚明了,搞了几次“力哥”才听清楚。原来前几天老宋休假带女儿去新加坡,接到支队领导通知取消休假后,立刻马不停蹄往回赶,却意外与三名武汉人同乘一个航班。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老宋要居家隔离14天,想找自己调个班。听完老宋的言语,“力哥”清清嗓门:“嗨,多大点事,别担心,兄弟,值班的事情我来就是了。你在家里安心隔离,注意身体。”就这样,“力哥”在大年初一早上趁家人还在熟睡,拖着还没有来得及打开的行李袋,又急忙投身到勤务中,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

领导,请放心,我行

鉴于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为了保障留置对象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万无一失,1月28日,上级部门研究决定对各留置点的勤务实行全封闭模式。接到命令的时候,支队领导颇为为难。这个全封闭管理意味着全天24小时都要在留置点执行留置管理任务,不能离开半步,而且不知何时才能解除全封闭模式。执行留置管理任务,除了守好监控以外,每天还要抓好队员的学习训练,对留置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全面消毒,督促护卫队员认真履职尽责,检查宿舍内务卫生等,工作极其繁琐而枯燥乏味,还要仔细认真,半点都马虎不得;最关键的是作息不规律,身体透支严重,选谁去执行全封闭勤务似乎都有点于心不忍。

经过支队领导班子一致讨论和综合考虑民警的情况,支队最后决定向大家征求意见。话未落地,“力哥”第一个拍胸脯发言,“领导,我来吧”。考虑到“力哥”的个人情况,加之也该轮到“力哥”休息了,支队领导就否决了他的毛遂自荐。谁料,“力哥”脾气一倔:“来支队两年了,支队领导和兄弟们多番照顾我,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咋就不能发挥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呢?想当年,我可是部队的排头兵,凡事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再说了,我对这边的近期工作和队员状况也最熟悉,还有谁比我更合适呢?”见支队领导迟迟不表态,“力哥”脖子一梗:“请领导放心,我肯定能行的。咱们支队年轻同志们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很不容易,一旦他们上了全封闭勤务,就照顾不到家了。而且很快还有其他的勤务要上,我想为他们争取一个缓冲的机会,让他们能调整好状态,投入到新的战斗。作为一个先进集体,支队今年斩获了多项荣誉,不仅圆满完成了留置管理任务,实现了业务与队伍管理零问题目标,全年工作获得了市区纪委监委、市局和分局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在这个热血团结的集体里,我感受到无比荣光!作为一名35年党龄的老党员,我希望能冲在最前面,请支队批准我的意见。”

经过再三考虑和讨论,支队同意了“力哥”的请战决定,面对微信群里嘈杂纷纷的请战发言,支队长王东华感慨道:“大家都欠‘力哥’一顿酒,待这场战役结束后,我第一个带头请‘力哥’喝酒。”

这就是一名35年党龄的老党员的默默坚守、敢于担当和无私奉献!无论是平常工作中还是关键时刻,这名老党员都能挺身而出,毫无怨言,从不计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排头兵”的担当与责任。正是在这名“排头兵”的感染下,在支队长王东华、政委刘刚的模范带领下,看到分局党委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废寝忘食,看到分局全体兄弟战友们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险战斗在一线,监察留置管理支队全体民警“如坐针毡”,深感绝不能“置身事外”,纷纷自愿请战加入到分局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同全局兄弟战友并肩作战、共克时艰,以实际行动维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