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贵州民警牟强:抗击疫情尽职责 迎难而上显担当

2020/2/18 17:22:06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朱俊海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贵州讯(李佳芳 通讯员 朱俊海):儿子的睡前故事里,没有他!妻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他!阖家团聚的时刻,没有他!因为每一次危急的关头,有他!每一次执着的坚守,有他!组织需要的时刻,有他!


他叫牟强,男,39岁,中共党员,贵州省德江县公安局泉口派出所所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身为派出所所长的他,牢记初心使命,以对事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不辞辛劳、不顾安危,用实际行动发挥“领头雁”的作用,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他只有一句话:“我是党员我先上”,为辖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白天晚上连轴转,确保防控不间断

有人上班有人下班,但“战士”却从未下班。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责任,此时的牟强已经连续多日为做好辖区春节前治安隐患排查以及案件查处等工作加班熬夜,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满身疲惫的他却顾不上休息,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又带领民警深入辖区内开展疫情排查防控工作。大年初一,报警电话接二连三,不是邻里纠纷就是举报外来人员,胃炎发作急需住院治疗的他仍坚持带领民警,不断的接打电话,忍着疼痛驾车奔波于辖区各村寨,全天下来双腿像灌了铅一样重,去医院检查胃病的时候,又接到指令:1月23日上午,辖区村民田某从武汉回村后,不但没有向村里报道,还隐瞒行程在村里到处走动,极不配合村委会工作。他深知,从疫情重灾区武汉回来的田某,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必须立即稳控。顾不上休息和胃疼,他立刻组织警力火速赶到田某家,对田某的行程进行详细了解,耐心劝说其居家隔离。胃痛难忍时就喝点热水继续坚持,为使田某安心隔离,避免引起病毒传播,他硬是抱来被子,零下1度的寒冷天气,在田某家门口的车上守了两晚上,还为其送去了大米、油等生活必需品才肯配合工作。


“大家”平安“小家”才安

由于派出所警力有限,春节期间大量务工人员返乡,且辖区距离县城五十多公里,系三县八乡交界,道路交通和人员结构复杂,疫情防控任务十分繁重,在卡点防控工作中,牟强深知这不仅是一道关卡,更是一道守护辖区平安的防线,他率先垂范,坚守一线,对入境车辆、人员逐一进行严格排查,切实防止外源性疫情流入。自疫情发生以来,共精准协查湖北返乡人员57人,排查稳控疑似亲密接触人员156人次,多次主动上门走访慰问居家观察人员21人次;卡点执勤3处,盘查车辆2300余辆,盘查人员5000余人;对辖区办理酒席、丧事、聚众娱乐等行为进行劝散33余家,关停KTV、洗浴中心、宾馆等公共复杂场所11家,关停餐馆、夜市7家,并每日开展巡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起,办理涉疫类刑事案件3起,行政案件3起,刑事拘留7人,行政拘留12人,行政处罚21人。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利用车辆广播宣传200余次,利用微信工作群宣传15余次。

当被问到近期在疫情防控中的感受时,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的牟强说:“作为一名党员,要对得起组织;作为一名基层民警,也要对得起人民。唯一对不住的,是自己的家人,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吃团圆饭了,父母和小孩生病,都没能回去看望一下……”说完,他擦了擦眼睛,还婉转地说眼睛里有灰尘。其实,哪有什么灰尘,那分明是眼泪……。

家是什么?对牟强这样长期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民警来说,家是他们想回但回不去的地方。家,既是他们的软肋,也是他们的铠甲。他们牺牲“小家”,顾全“大家”,对警察而言,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群众安危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疫情防控时期,很多村民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了解不够,在设卡执勤和劝散聚集人群时,面对群众的不满情绪,他不急不躁,每次都耐心细致做着解释工作,并对他们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1月27日,接到指令:辖区居民田某某家在办理丧事,全村人都来吊唁,管控人员无法制止,遂要求前往协助。由于泉口镇乡风民俗浓厚,参与村民达数十人,既不能违背乡风,又不能强行驱散,牟强就带领民警在田某某家门前值守宣传和巡逻,分散拦截劝说前来吊唁村民,饿了就吃方便面,困了就在车上躺一会,硬是用真情感动了丧事主人,全家才肯配合工作。凌晨一点,刚出警回来又接到指令:辖区一居民于1月26日乘坐飞机回家途中,与一确诊人员同排,有被传染的可能,要求立即找到此人。他还未来得及坐下,又驾车出发了……

疫情在前,警察不退。像“他”这样的警察故事,拥有平凡而不平庸的特质,以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精神状态奋战在疫情一线,义不容辞地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这既是初心所在,更是使命所系。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