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法院司法

四川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暨执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

2020/4/22 14:53:32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徐毓蔚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通讯员 徐毓蔚):4月22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了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暨执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省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赵勇代表省法院党组向全省法院奋战在执行一线的广大执行干警及干警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并和大家一起观看了成都中院、德阳中院、自贡贡井区法院的执行工作宣传片,看后深受触动,深感走过的道路行之不易、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

赵勇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效、执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下步工作安排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一、“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效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任务以来,全省法院坚持“外靠大格局,内治执行乱”的基本思路,狠抓执行办案第一要务,将“一性两化”建设常抓不懈,把“三统一”管理引向深入,常态化开展“司法大拜年、失信大曝光、执行大会战、拒执大打击”专项行动,全覆盖开展“院长大比武”执行攻坚竞赛活动,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持续丰富宣传方式,执行办案取得重大突破,综合管理得到重大提升,办案模式机制实现重大变革,“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2016年至2018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期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98.13万件,结案93.09万件,执行到位1495.7亿元。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省法院和40家中基层法院接受并顺利通过由中国社科院牵头,中国法学会、人民日报等17家单位参与的第三方评估验收,全省法院均达到“基本解决执行难”关于“规范执行”“阳光执行”“监督管理”“执行保障”“执行质效”的指标体系要求,2020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表彰大会,省法院执行局、成都金牛法院、泸州龙马潭法院、仁寿县法院及4名执行干警被授予“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称号。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完成了党中央交付的重大政治任务。充分认识到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最高法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了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在1000多个日夜的攻坚历程中,全省法院以“四个基本”为标准,谋定而为、接续奋斗,广大执行干警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不畏艰险、动真碰硬,把“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的政治担当,作为服务保障治蜀兴川中心大局的生动实践,作为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具体抓手,抓出了成绩,抓出了实效。

二是聚焦执行办案,深耕主责主业,实现了执行质效的历史性跨越。推行适用有、无财产案件分类办理机制,通过“三步判断法”对金钱债权执行案件进行甄别。对无财产案件进一步明确程序标准和实质标准,纠正违规终本,整改不合格案件。执行办案呈现出“整体质效稳步提升、有财产案件高效办结、无财产案件规范管理、收结案良性循环”的良好态势。“一季度一行动”执行专项行动打出声势声威,三年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53.89万例,限制消费85.52万例,限制228.74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18.19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3个90%、1个80%”核心指标全部排名全国法院前列。

三是围绕服务大局,融入社会治理,彰显了执行工作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积极构建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支持执行工作。省人大、省政协分别听取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专题汇报,1000余名代表委员见证各地法院集中执行行动,132名新当选的全国、省人大代表到多地法院,调研监督“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广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方奔走,大力宣传执行不能、执行人物、执行成绩,积极呼吁强化对执行工作的人财物保障,帮助解决执行联动、沟通协调上出现的问题,为执行工作跨越发展建言献策。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仪调研执行工作后,专门为执行干警创作《天平的使命——执行之歌》,鼓舞执行干警奋勇向前。召开3次省级执行工作联席会议,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信用办等部门分别出台文件,强化网络查控、联合惩戒、信息共享及打击拒执犯罪等工作,有效推进法治四川、诚信四川建设。

四是勇于探索创新,加强联动协作,深化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执行模式变革。全省法院全面对接使用“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基本建成“点对点”网络查询系统,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有效覆盖,推动了执行查控方式的根本变革。三年间,网络查控系统共为205.62万件(次)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查询到存款1156.24亿元,提起金融机构、不动产登记、工商股权、民政婚姻、公安户籍、公积金账户查控1989万次,收到各类反馈信息1448万条。基本建成执行指挥中心,配置设备、配强人员、配齐系统,细化指挥中心职责和责任清单,全面应用执行办案平台和执行指挥管理平台,规范执行案件标准和流程,实现全省212家法院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严格按照“网络拍卖为原则、传统拍卖为例外”的司法拍卖新模式,开展网络司法拍卖14.34万件,成交额388.46亿元,溢价率239.07%,为当事人节约佣金13.46亿元。

五是加强舆论引导、丰富宣传方式,营造了较为宽松的执法环境和良好的执行氛围。新华社、法制日报、网易新闻等40余家媒体,现场宣传报道、网络直播省法院“院长大比武”活动,在成都、泸州、达州开展3场执行案件全媒体直播,在线收看围观人数达到4100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四川日报等省内媒体持续跟踪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进程,推送执行信息、案例、事迹。全省法院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微电影、视频短片等方式,开展“执行难”与“执行不能”、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打击拒执犯罪、先进典型人物事迹重点宣传,进一步提升执行公信力,赢得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理解支持。

六是突出素质能力,践行司法为民,打造了甘于奉献、能打硬仗的执行铁军。坚持执行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大力培养“三高六质”执行法官。在编执行干警三年翻一番,达到3552人,占比在编干警的18.14%。执行员额法官达到938人,基本实现“1+1+1”的标准配备。自下而上、全覆盖开展“院长大比武”执行攻坚竞赛活动,211名院长登台亮相、接受考验,层层签订责任书、级级立下军令状,“举全院之力保障执行工作”要求落地落实。坚持刀刃向内,保持对“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行为的高压态势,开展3次全省巡查,检查案件9400件,促使执行程序、执行行为更加规范。为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广大执行干警顽强拼搏、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付出了巨大努力和代价,用鲜血与生命、辛劳与汗水确保了攻坚决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成都锦江区法院常纬、乐山井研县法院蔡崇国、遂宁大英县法院任乙丰3名同志牺牲在执行岗位上。全省法院干警深切缅怀、永远铭记他们,并将发扬他们的奉献精神,进一步激发斗志、砥砺前行。

二、执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

2019年是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后巩固成效的第一年,同时也是长效机制建设开篇布局的第一年。全省法院延续攻坚态势、强化问题导向,紧扣指挥中心实质化,落实执行管理新模式,推行执行办案新机制,规范外勤执法新实践,确保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

去年,最高法院“执行工作动态”第1期刊发了四川法院着力推进执行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路,年底又刊发四川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的经验做法,工作成效得到上级法院和省法院党组的充分肯定,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

一是坚持法院主办、内外联动,巩固综合治理大格局。推动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近期将下发全省。推动省人大、省政协深入调研执行工作,对执行难综合治理提出意见建议。区域联合惩戒措施运用力度不断加大,“点对点”查控系统进一步完善,2019年,全省执行联动部门共为22.44万件执行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反馈各类信息465.9万条,协助惩戒失信被执行人40余万人次。

二是围绕工作主题、把牢抓手,实现指挥中心实质化。贯彻“实”的工作主题,在诉讼服务大厅建立执行窗口,有效解决当事人会见法官难、递交材料难等问题,实现前后台合理分工。绝大部分法院实现每周通报、每月分析,启动预警提示工作,较好解决“三统一”管理不深入问题。全省法院按照案件繁简比例、事务分段责任,科学配备执行力量,用约20%的执行人员办理了约60%的案件,案件办理繁简堵车的问题明显改善,执行案件办结周期缩短1/3。

三是聚焦办案主业、持续攻坚,打赢案件质效翻身仗。受理执行案件46.31万件,在案件总量中占比首次超过1/3。“3个90%、1个80%”核心指标持续高位运行,终本案件合格率、执行信访办结率两项指标并列全国第1位;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排全国第7位。全省执行整体质效也进入全国前列。

四是把握为民主线、克难攻坚,保持专项行动常态化。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态化开展“司法大拜年”“失信大曝光”“执行大会战”“拒执大打击”等专项行动,顺利执结一大批涉民生案件;对一批典型失信被执行人坚决予以公开曝光、罚款等惩戒措施,拘留5216人,移交公安追究刑事责任389人,判决84人。全省执行信访率由3.61‰下降到1.92‰,最高法院挂网督办涉执行信访案件数由177件减少为95件,人民群众满意度切实提升。

五是突出管理主责、刀刃向内,推动纪律作风再提升。压实局庭长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岗双责”,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执行队伍。严厉打击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和乱执行等情形,对违规传统司法拍卖案件进行“一案双查”,专项督查长期未结、违规终本、案款发放拖延等案件,确保执行工作风清气正。全省法院主动梳理执行工作廉政风险点,筑牢预防为主、强化监管、坚决处理的拒腐防变防线。

三、下步工作安排

四川法院清醒认识到,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实现的是阶段性目标,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与“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有差距,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发展极不平衡。执行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打好三大攻坚战、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融入社会治理等方面承担着更多更重的任务。

一是深化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不断完善信息联查、失信联惩、共防共建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整合党政主导的大格局力量,构建联查联控信息网,积极对接公安、国土、住建、工商等部门,尽快完善共享查控系统和联合惩戒体系。进一步汇聚政法系统的大格局力量,体现执行工作强制性,疏通解决与公安、检察机关的配合问题,统一立案标准,建立常态化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机制。进一步凝聚法院内部的大格局力量,促成全院工作一盘棋,积极引导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大力推进“保险+保全”模式,为顺利执行打好基础。强化司法程序内部诉源治理,将矛盾化解在庭审程序。

二是深推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全面构建上下一体、内外联动、优质高效的管理体系。科学配置执行力量,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彻底将执行法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解放出来,专人专事、各司其职、提高效率。切实发挥“移动执行”作用,做好外网与内网数据交互,节约执行办案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经济成本。科学制定真正有别于审判条线、如实反映各个岗位工作量的执行单独考核机制。统筹安排、指挥调度辖区执行力量,协同处置执行办案中暴力抗法等突发事件,组织开展协同执行、提级执行、指定执行,集中开展拘留、腾退、搜查等大型执行活动。

三是深谋“三分”办案机制落地,巩固健全繁简分流、流程分段、规范阳光的长效机制。坚决杜绝执行干警同时参与执行实施案件和执行审查案件合议庭的现象。因地制宜组建繁简办案团队,在集约查控后对案件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根据财产信息、关联案件信息对案件科学分流、规范办理,通过提升执行效率来检验繁简分流成效。全面试点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支撑系统,给予分段办案技术支撑和系统支持。重视财产评估、议价询价、网络司法拍卖、案款管理发放等事关人民群众权益的重点工作。

四是深植司法为民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执行队伍。深入开展“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专题教育。针对全省法院推动工作暴露出的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定期推出培训资料。遴选有拼劲、有能力、愿学习的业务骨干到上级法院帮助工作。严格落实“三非”机制,认真开展“一案双查”工作。拓展执行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引导当事人使用“阳光执行”小程序,接受监督。邀请代表委员参与见证执行等方式,实现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全覆盖。通过各级主流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多频次、多角度、大范围的宣传和法院自身对典型案件、先进人物的宣传,营造了较为宽松、相对良好的社会氛围。

他表示,近几年,四川法院执行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整体水平在全国排名靠前,离不开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朋友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你们的支持,是四川法院执行事业顺利发展、不断进步的保障和动力。切实解决执行难是一项长期事业,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请你们继续关注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我们将进一步汇聚深耕共识、凝聚攻坚力量,全面深化执行管理模式和办案机制变革,为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保驾护航,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保障,为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