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纪检监察

拒绝形式主义,多效并举减负基层

2020/4/29 14:27:25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王璐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形式主义”一直以来是阻碍基层减负的“拖油瓶”,自2019年党中央确定为基层减负到近日中办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基层会议次数减少了30%,办公效率也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

但基层压力并非一日之功,形式主义也无法短时间根除。

剖析问题源头,对标对表纠正工作作风。基层承载着落实各种决策部署的职责,最贴近民生,基层干部直接服务人民群众,办公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为民服务的效果,应该形成上层监管,下层落实,打通各个服务系统的每一环节,破除“中梗阻”,疏通“最后一公里”,就是要重点关注“表态多落实差”,“调门高行动少”责任不断推脱,调查研究走过场,服务群众态度差等问题。解决了源头,减负渠道自然就疏通了。

创新工作方式,高效保质转变工作程序。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基层防控工作功不可没。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信息共享、大数据平台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依托数据信息对接整合交通、公安、医院以及相关通信、媒体平台,既缩短工作时间,有提升办事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办公“中间环节”,同时保证目标实现。避免形式化为基层减负不仅是精简程序,更注重善于运用多种资源达到问题最优解。

端正思想态度,实行松紧结合的工作方法。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松”就是为基层减负除了简化办公流程,减少冗余步骤,适当合理放权减政,同时还要切实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纪律意识,“紧”就是紧盯党员干部思想态度,不断警示违规违纪行为,打压形式主义工作作风,既要落实制度规范,又可以结合多种有效措施避免形式化。做实做细,逐步减负基层。

拒绝形式主义,减负基层,既要找出根源又要善于创新运用多种方法,长足有效推进基层制度改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委巡察办供稿)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