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广东省惠州市桥东所户籍民警张秀香:“时间”修复者

2021/2/1 10:23:02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陆佳君 刘平宇


本网讯(李佳芳 通讯员 陆佳君 刘平宇)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对公安干警的新要求。作为广东省惠州市成立最早的派出所之一,惠城公安桥东派出所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打造桥东品牌,在公安工作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同时也得到了桥东群众的认可和赞扬。桥东所的公安干警们,真真正正做到了沉下一颗心,守住一方土,其中,就有这样一个人,用她的耐心、恒心和对桥东人民及公安工作的热爱之心,坚守着自己职责之下的一方寸土,她就是桥东所户籍民警张秀香。


用耐心和真情赢得群众的认可

从警三十二年的张秀香,在桥东所户籍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桥东派出所地处市区东平半岛,辖区面积13.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5万人。派出所户籍工作虽不复杂,但是极为繁琐,很多人会觉得户籍工作很枯燥,但是她对待工作的热情几十年如一日。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参加户籍工作以来,她始终用耐心和真情迎接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如果我们服务态度不好,办事不尽心,不但影响公安形象,还会失去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工作中,他总是换位思考,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想方设法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户籍管理业务不仅有较强的服务性,同时还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但由于一些群众对户籍管理方面的法律不了解,往往会产生误解,这时,他总是以一颗平和、包容的心去对待,从不因群众不理解和刁难而斤斤计较。她用自己真切贴心的服务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应有的职责,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

勇斗病魔,作“时间”的修复者

2011年的一天,张秀香被通知患上了造血系统疾病,从此,她开始了长达几年的化疗,英勇的与病魔斗争。化疗结束后,她仍坚持在户籍窗口工作了多年,直到2015年,她调去了档案室工作。

“我深刻记得张秀香那时含着眼泪跟我说,曾所,我身体不是很好,但还是想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桥东所的档案太多了,老百姓天天来查,我不用休假,我想把档案管理做好,为桥东做点事情。”桥东所所长曾德平回忆说,“张秀香多次拒绝了让她休病假休养身体的建议,我从她的身上看到了我们共产党人、公安人的那股韧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她常年工作的档案室里,陈列着十几个柜子,按照时间有序地排列着一本本泛黄的档案。这一间档案室浓缩着桥东人民几十年甚至百年来的发展变迁。张秀香对待每一份档案都及其细致耐心,在整理平日档案的空档,她便将几十年前的老档案拿出来修复,尽量让档案内容清晰、完好。她说,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个考古学者,在历史中回顾、探索、修复……

“警察同志,我不小心把小孩的出生医学证明丢了,请帮我查下新生儿上户证明”“警察同志,我一二代身份证的名字不对,帮我查一下老档案嘛”“警察同志,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了海外,请帮我查一下我的祖籍,在这边还有没有亲人”……类似的群众求助,在张秀香整理档案的这些年里经常发生。有一些群众在派出所找到档案后,竟一脸震惊,不敢相信年代那么久远的档案都保存得那么完整。“看到这些档案能够帮助辖区群众,我觉得辛苦一些也值了。”看着这些一页一页发黄的老档案,纸片虽薄,却承载了浓厚的为民热情。

桥东精神“薪火相传”

“有一天,张秀香找到我含着眼泪跟我说,虽然她身体不是很好,但是她并不想因为这个原因而耽误工作,有什么工作请放心交给她,她仍然会竭尽全力去做好每件事,她想为桥东居民、为桥东所做更多的事情。”曾德平深深为她这种责任心所感动。

桥东派出所有一面荣誉墙,曾德平如数家珍一样介绍着这面荣誉墙上的每一个嘉奖、每一面锦旗、每一项来之不易的荣誉,并且可以清晰地讲出每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他说:“桥东所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有很多个张秀香这样的同志,真真正正沉下一颗为民心,兢兢业业奋斗在一线,不断让桥东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