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安检察

深检“心”出发 从这里,我发现了罗检精神的秘密

2021/2/22 9:46:07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深检君


本网讯(李佳芳 通讯员 深检君) 或许是一部影视作品促成的偶然念头,或许是人生选择题里的一次契机,让他们选择了从检之路;但面对任重且长的检察工作之路,让他们坚持下去的,是日渐浓厚的检察情怀,是根植心底的职业良知,是对法律信仰的向心而行。深检君将推出深检“心”出发系列,分享深检人最“走心”的检察故事,畅谈最真诚的“心底话”。


职业良知、罗检精神这些词语对于我这个罗检新人来说实在是过于抽象和高大上,为了参加这次的演讲比赛,满怀困惑的我只能求助于我的导师——秦嵘检察官。当我找到她时,只见她在满桌的案卷当中埋头苦干,听完我的疑问后,她用疲惫的双眼透过堆叠如山的案卷看着我,正要开口,办公电话却响了,她苦笑着对我摆了摆手,大概是非吸案件的投资人又来找她诉苦了吧。求助无门的我,只能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独自琢磨。

回想起2020年1月底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国各地肆虐,当大家对病毒仍充满着恐惧,不出门就是最好的防疫时,我们受理了一起口罩诈骗案。我的导师不仅没有任何的抱怨与退缩,更是主动到公安机关提前介入侦查,利用周末时间前往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在单位加班加点整理案件材料,丝毫不受疫情影响。案件从受理到办结仅用了三天,顺利办结我市首宗获判的涉防疫物资诈骗案件,她身体力行的向我展现着罗检人的敬业与奉献。

在导师制结对的这一年里,我的导师总是教导我,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老百姓对法治的期待,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作为一名检察官,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指控犯罪,还要传播司法的温度,让司法充满人性的光芒。

还记得我们曾办理的一起盗窃案件,嫌疑人多次将他人停放在路边的电动车据为己有,无论是金额还是情节都符合盗窃罪的起诉条件。但我在阅卷后却发现,这名嫌疑人是一名退休的美术老师,平时在社区教小朋友画画,仅仅由于自己的电动车经常被盗,一时间的心理不平衡才导致他犯下错误,在案发后不仅认罪认罚,协助公安机关将偷走的电动车还给被害人,还对被害人作出了额外赔偿。因此我向导师建议对这名嫌疑人酌定不起诉,最后我们也对他作出了酌定不起诉处理。几个月后,他打电话给我报喜,说他的儿子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笔试面试都拿了第一,我们对他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仅仅给了他一次机会,更重要的是给了他儿子一次机会,一次报答国家的机会。这不正是印证了前一段时间很火的那句话——“你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此时此刻,我发现已经不需要导师再向我说明什么是职业良知、什么是罗检精神,她已经通过办理的一个又一个案件潜移默化的向我展现代代罗检人所传承的精神,引导着我走向成为一名优秀检察官的正确道路。

环顾我的身边,其实与我导师一样的罗检人在我们罗检的大家庭中还有许多,不仅有为了办理公益诉讼案件而跋山涉水的检察官,有为了保障远程提审而每周都在看守所内隔离的法警,还有为了协助检察官尽快办结案件而化身无情打字机的检察官助理、书记员,更有为了全院日常工作顺利运行而尽心竭力的后勤保障人员,正是每一位默默奉献的罗检人构成了罗检这个充满温情又奋发有为的集体。“奉献、敬业、开拓、创新与奋斗”的罗检精神,都融汇在了罗检干警的兢兢业业中,流淌在每一个动人故事中,凝固在每一份层叠案卷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职业良知,用责任恪守着罗检精神。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罗检人,我虽然还不足以独当一面,不能称得上继承了罗检精神,但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罗检精神就如我前进旅途上的一盏明灯,我必将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恪守职业良知,继续秉持和发扬老一辈罗检人的精神,以奋斗的姿态,向着成为一名优秀检察官的目标而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