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法院司法

以案说法丨 慷慨“借名”为兄弟 法庭调解保亲情

2021/10/8 14:14:52 来源:法治廉政网视   作者:徐庆涛 高静


本网讯(徐庆涛 高静) 9月28日,甘溪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原、被告系亲戚关系,原告通过银行贷款出借给被告,不料被告不能按时归还,遂起诉至甘溪法庭。

本案涉及套取银行贷款转借他人,该借款合同为无效合同,双方当事人均存在过错,法官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原、被告逐渐意识到相关法律后果,愿意尽快化解矛盾。但是被告在外地因疫情原因无法回来当面协商解决,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承办法官便建立了由“法官+当事人”的微信群,通过微庭审、微信群进行调解。

最终被告向原告致歉,并承诺分期偿还借款本金及已产生的银行利息,法官当庭制作调解书,向原告送达后立即向被告邮寄送达。当事人均表示:甘溪法庭依法调解,司法为民、利民、便民,不仅解决了我们多年的纠纷,还学习了法律知识,受到了普法教育,双手点赞。

【以案说法】

案子结了,兄弟之间的情谊保住了,当事人的眉头舒展了。“借名”贷款到底是什么呢?

“借名”贷款是指需要资金的企业和个人因自身原因不能通过正常程序从信贷机构获取贷款,从而采取借他人名义在信贷机构获取贷款的行为。该行为实际上属于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自有资金。出借人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转贷给他人,即使不存在“牟利”性质,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的交易秩序,此类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合同中约定的利率条款亦无效,但转贷人请求借款人按照银行贷款利率支付资金占用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法官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要考虑自身承担的法律风险,切勿轻易为他人“借名”,以免得不偿失。(陕西旬阳法院供稿)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