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法院司法

法庭故事丨亲姐妹心生嫌隙,“粘合剂”竟是它...

2021/12/17 9:30:08 来源:法治廉政网视   作者:徐庆涛 刘云


本网讯(徐庆涛 刘云) 姜妹 父兄早逝,我赡养母亲八九年,也尽了为人子女孝道,我还有协议为证,母亲的土地房产怎么说都有我的份额!

姜姐 你还好意思说?母亲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又不愿离开老家,多年的生活起居都是我照顾的,还为她养老送终。母亲立的遗嘱也说所有财产都给我!

什么原因引发了亲姐妹这么激烈的争执?

原来,姜母育有子女六人,其中两人现已过世。1996年后,姜母年事渐高,身体每况愈下,小女儿便开始照顾其生活起居。直至2004年,大女儿接过照顾母亲的“接力棒”。此时的姜母在其部分子女、亲友及村民委员会的共同见证下,由他人代书遗嘱,将财产给了大女儿。后来姜母去世,大女儿将其安葬。姜母留下的几间房屋土地,那时姊妹几人谁都没在意。

时过境迁,国家修路征地用了姜母留下的房屋和土地,因为征地补偿款的分配,姊妹间心生嫌隙。小女儿提出是自己照顾了母亲、安葬了哥哥,土地房产应有自己的份额,要求获得补偿款。大女儿以母亲留有遗嘱为由,拒绝了妹妹的提议。双方各执一词,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退缩半步!

亲姐妹因此事闹到了镇上司法所。为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用心呵护姐妹亲情,赵湾法庭积极参与了镇上启动的“三力联调”。调解现场,法庭工作人员从法律层面抽丝剥茧为双方当事人厘清法律关系,从感情层面推心置腹劝说姊妹互谅互让,以面对面、背对背相结合的调解方式,将事实法律和血脉亲情融会贯通,通过释法明理解疑惑、消怨气、续亲情。在法庭工作人员、行政调解员及村组乡贤的共同努力下,两人终于达成和解。

姜姐改变心意:“都是母亲留下的东西,补偿款我愿意分给妹妹一部分,咱们还是好姐妹!”

姜妹也感慨十足:“对,咱可是血脉相连的亲姐妹!”

至此,通过“三力联调”这个“粘合剂”,俩姐妹握手言和,亲情得以修补。(陕西省旬阳法院供稿)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