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安检察

青海省海西州公安局 赤诚忠勇砺青春 特警“尖刀”护平安

2022/5/7 10:36:25 来源:法治廉政网视   作者:杨玉山 甘美林

本网讯(杨玉山 通讯员 甘美林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

奔波于城市的街头巷尾,守护着海西的万家灯火,他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始终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铮铮誓言,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为海西人民的平安幸福生活筑起一道铜墙铁壁。誓言无声,大美无言。群众在他们心中有多重,他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美,他们是——人民警察。

“既然穿上了藏蓝警服,就要尽早把自己锻造成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要往前冲,不退缩。早一分钟解决问题,人民的生命安全才能早一分钟得到保障。”这是海西州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贾真常挂在嘴边的话。

这就是青春,一个衷爱不悔的职业,一个光荣神圣的身份。2017年,23岁的贾真成为了一名自己向往已久的人民警察,从警以来,他参加过多次特警比武竞赛,也参与过多项重大警务抓捕安保任务,身先士卒、勇担先锋的他均取得良好成绩。岁月在他身上没有刻下过多的痕迹,只留下坚强的体魄和黢黑的皮肤,却见证着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特警队员的成长。

敢打敢拼,做训练赛场的“拼命三郎”。作为守护街面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现场处置的最后一道防线,特警队员需要过硬的实战本领。贾真深知,“没有金刚钻,拦不了瓷器活”。刚来特警队时,他擒拿格斗“零基础”、射击“零基础”、特警技能“零基础”,为了证明自己能行,贾真从一招一式练起,摸爬滚打。为了练好枪,贾真最常做的是空枪训练,通过长时间的据枪瞄准、调整呼吸、扣动扳机,提高持枪的稳定性和动作的一致性,虽然过程枯燥无味,却是作为一名射手的基本功。为了培养耐性和专注力,贾真还进行了“钻米粒”的特殊训练,把急躁的心理磨平,变得更平静、更从容,通过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贾真射击各类子弹超过4万发。为了锻炼体力,他自我加压,当其他队员还在梦乡中的时候,在操场上已经看到他的身影,单杠、俯卧撑、5公里耐力跑、1公里冲刺跑也是家常便饭,无论严寒酷暑、春夏秋冬,他都不曾懈怠。同事们常常开玩笑说:“贾真训练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全省公安特警警务技能大比武中,贾真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本领,取得了全省五公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冲锋陷阵,做打击犯罪的“特警尖刀”。从警以来,贾真始终秉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工作理念,认真学习各项警务技能。“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面,寸步不退!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突击队员就是一面面盾牌,保护他们的平安。”贾真说。在一次专案抓捕行动中,通过前期线索摸排,得知嫌疑人藏匿于某旅馆内。小旅馆条件简陋,周围环境复杂,非常不利于开展抓捕任务。就在大家抓耳挠腮、苦苦思索时,贾真及时拿到了旅馆的平面图,通过研究走廊通道、客房构造和空间布局,制定出最佳的抓捕方案。最终,决定蹲守至凌晨3点,在犯罪嫌疑人警惕性最低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破开房门、冲入屋内,实施抓捕。时针指向凌晨3时,抓捕行动开始,作为突击尖刀的贾真带领队员猫腰缓慢行进,手持破拆工具,用手语进行沟通,时刻警惕屋内动静。“三、二、一,冲!”,他迅速破门而入,队友紧随其后,随着一声“警察!别动!”,从睡梦中惊醒的嫌疑人已被牢牢控制,这项危险的抓捕行动圆满完成。

挺身而出,做疫情防控“排头先锋”。2020年初,一场来势汹涌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席卷全国,一场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役全面打响。“领导,让我去吧”,贾真主动请缨,没有丝毫犹豫。“作为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冲在前”这是对他最真实的写照。从寒冬到料峭的初春,他和同事们日夜坚守在高速路口新冠肺炎防疫检查卡口,对离州车辆和人员设置专用通道,逢车必查、逢人必验。疫情严峻,寒风刺骨,每当坚持不住的时候,贾真就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儿就好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平时训练积累的良好体能,他一个多月连轴转,硬是咬牙完成了这项高度透支体力的工作。在疫情弥漫的季节里构建起了一条人民公安保障防线,朴实的“藏青蓝”成为在群众身边消除疫情阴霾的一抹亮色,传递着温暖与希望。他说:“在疫情面前,无数警察不顾危险,冲锋在前,为了国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正是当代青年该有的模样,我要向那些优秀前辈学习,不负韶华,不负青春,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人民警察。”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一次次的身赴险境,从警以来,贾真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发扬着特别讲政治、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五特”精神,用无比忠诚的赤子之心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公安特警的忠诚本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