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重庆九龙坡区政法维稳楷模检察官吴健:一刻都没有停止的爱

2022/5/7 10:46:49 来源:法治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师华

本网讯(李佳芳 通讯员 师华) 他是为歧路少年们指路的灯塔,用燃烧的生命驱散阴霾,奉献一刻都没有停止的爱与关怀。

吴健是重庆市首批组建的基层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科长,他从零开始一手建立了九龙坡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全覆盖完整体系,创立了数个重庆市未检工作新机制,实现了140余名不诉未成年人连续10年零再犯率。

他曾经获得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先进个人、“全市感动检察人物”“群众最喜欢的‘莎姐’检察官”等荣誉,并被最高检院予以通报表扬……授予个人一等功。

现在他的身份是九龙坡区检察院检察六部干警。从科长变成科员,背后是难以言说的疼痛折磨。始终不变的,是他一刻也不曾停止的对孩子们的爱与关怀,以及当初做“有温度的未检工作”的誓言。


从检14年归零再出发 填补重庆未检空白

2011年,九龙坡区检察院在重庆市范围内首开先河,受命与其他四个重庆基层检察院一道率先成立单独的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时年吴健近40岁,已从检14年。而这14年里,他历遍反贪部门、侦监部门、公诉部门……无一例外都是检察院最核心重要的业务部门。

“不是没考虑过得失,只是干了检察工作,就不能只顾自己得失。”当时已在公诉科副科长位置上干了4年,对整个成年人刑事司法已经烂熟于心。

而彼时,对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整个重庆几乎一片空白。首批组建的未检机构,将担负为这个年轻直辖市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探路的重任,也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

最终,吴健竞争上岗接下了这个从零开始的重任,带着3个从各部门抽调的年轻人,开始组建九龙坡区检察院未检科。

经过艰苦摸索,吴健于当年提出了一个“1+7”未检工作机制,即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少年司法理念,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环节援助律师全程介入制度、委托司法局开展社会调查制度、亲情会见制度、暂缓起诉制度、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引入心理辅导机制,微罪不诉帮教制度、羁押评鉴制度等7项制度。

事实上,不仅是确立了宏观原则,随后,吴健他们还建立了合适成年人库、制定了《未成年人前科封存制度及实施细则》、《未成年人刑事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实施细则》、刑事和解机制等等一系列少年司法制度和机制。

“从零开始,短短数年时间,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少年司法的全覆盖完整体系。”九龙坡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院已实现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特别程序规定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制全落实。


患癌6年带着药罐办案 所获荣誉无一提到患病

吴健每一年的工作履历都沉甸甸的,但在密密麻麻的履历时间点上,有一个扎眼的空白断裂期,即2015年。

“那年1月,我确诊肝癌。”时隔3年后,吴健首次在人前袒露这一秘密。

当年5月,吴健找到分管副检察长刘伟一一交接手头工作,然后轻轻带了一句:“我想请个病假,肝上长了点东西,想去医院割了。”

虽然吴健云淡风轻,但刘伟从吴健交接工作的细致与郑重,明显感到异样。

“肝——癌?”刘伟迟疑了许久。

“嗯。”

“什么时候查出来的?”

“就是1月份单位体检。”

“你你你……拖了4个月?!你疯了!”

“我……也想自己冷静一下。再说科里就那么几个人,手头办到一半的案子也没法移交……”吴健声音越说越小,因为对面的刘伟已是双眼通红、眼眶湿润。

2015年5月8日,吴健被推上手术台,进行首次手术,历时7小时。

2015年6月10日,吴健进行二次手术,历时12小时,肝脏被切除60%以上。

7月初,吴健出院;9月,他悄悄回到办公室。

“不要你当先进典型!马上回去养病!”这一次,刘伟对吴健吼到。

“嘿嘿,我这病,在家容易东想西想。你让我上班,有事忙着,没心理负担,病才好得快。”吴健嬉皮笑脸,说出的理由让人无从反驳。

每天,吴健需服至少18颗西药,他就带着药片。但中药,就要前一晚熬好,然后用保温罐装好带去上班、办案。他家离单位22.9公里,每天需要转三趟公交车,耗时近两小时才能到达。

为了不迟到,他每天六点多起床,七点前出门。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年里他无一次迟到记录。

2015年,吴健被市检察院评为“2015第一期感动检察人物”;2016年5月,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突出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予以通报表扬;2017年8月,被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办公室评为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先进个人;2018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第九次“双先”表彰获个人一等功;2019年4月,全市检察机关评选获“检察之星”称号。

吴健患癌后获得的数十项荣誉中,有一个秘密:即所有对外宣传和对内上报材料中,没有一个字提及患肝癌。

“我不想让人们记住一个检察官的原因,是因为他得了癌症。”吴健淡淡地说。


主动请辞科长变科员 “有温度的未检”创造10年“零再犯”记录

从事未检工作10年,吴健创造了一堆令人瞠目的数据:九龙坡区检察院未检科未成年人犯罪审查批捕受理案件数,较2011年时下降了42%,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人数下降了51%。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10年来经他手对14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不诉决定后,再犯率为零。

稍微了解司法工作的人都知道,10年再犯率为零究竟有多难,背后又需要付出多少心血。

“未检工作首先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得用他们的方式去交流。”为和孩子们实现零距离沟通,吴健开创了数个重庆第一。

他和同事们建立了重庆市第一个未检工作QQ群“九龙坡检察院未检之窗”;建立了重庆市第一个未检微博“重庆市九龙坡区检察院莎姐在线”新浪微博……

吴健在全市第一个提出了未成年人社区观护模式,为教育挽救留守、闲散、流动涉罪未成年人提供专门场所。

吴健牵头与共青团重庆市委12355重庆青少年服务台,全市第一个推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机制,后被重庆市检察院列为创新机制在全市推广。

从检25年后的2017年11月,吴健做出的一次抉择,让整个单位都为之动容。

吴健,主动请辞未检科长的职务。

对外,他一律宣称年纪大了,希望年轻人早日挑大梁。甚至连该院检察长,也是事后才得知,一个月前吴健癌细胞转移至肺部,并已悄悄做完第一次手术。

“那一段时间经常看他上厕所,后来才知道他在拉肚子,一天最多达到五次。”同科室干警是突然发现吴健在三个月内瘦了三十斤,逼问才之下才得知原因。

大家泪如雨下,吴健却呵呵一笑:“我以后有时间好好养养病,你们哭什么?”

然而,真的辞了科长职务,吴健却一天也没闲着,整理案卷、办案、讯问当事人、出差,一样也没落下。

从检25年后,科长吴健变成了科员吴健。但不变的,是他一刻也不曾停止的忙碌,以及当初对“有温度的未检工作”的誓言。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