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地方视窗

青海格尔木:创建文明城市 迎接党的二十大

2022/10/14 11:12:05 来源:法治廉政网视   作者:杨玉山

本网讯(杨玉山)立足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试点城市、全省副中心城市等“五大定位”,青海省格尔木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全力推动城市建设提质升级,以文明之笔绘就人民幸福底色,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年来,格尔木市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全力推进城市提质扩容、有机更新,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全省最大棚户区“北五片区”历史顽疾得到解决,新区建设已初见规模,建成区面积由35.5平方公里提高到56.2平方公里,不断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国土绿化、公园广场、水系连通、美丽城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改造提升工作,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社区服务短板,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得到进一步完善。

2022年,格尔木市聚焦创城工作中梳理出的28项短板问题,按照“亟待解决、维护提升、更新改造”的工作思路,精准发力,统筹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类项目41个,不断补齐创城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推动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

 

在城市面貌方面,格尔木市先后组织开展清理门头牌匾、牛皮癣、流浪狗,规范文明交通、住宅小区等九大专项行动,有序解决农贸市场、大杂院等管理难题,推行城市环卫一体化项目,加快构建权责清晰、管理优化、执法规范的管理体制。组织开展创城“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专项行动,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格尔木市召开5个街道办事处创城工作现场办公暨问题交办会,集中梳理出10大项132条突出问题,签订71份问题交办单,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交办、整改、督查、“回头看”的良性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和“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等文明行动,发起《倡导文明就餐,请用公勺公筷》倡议,累计接种疫苗52万余剂(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市综合信用指数74.64,较2018年基期进位153位。

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格尔木不断强化宣传阵地建设,编印《格尔木市民文明手册》,利用各类平台、宣传设施等持续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让创城知识融入百姓生活。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8个、省级25个、州级94个、市级130个,选树“五星级文明户”3.14万户,3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市文化服务场馆(站、室)覆盖率达97%以上,人均文化事业费支出年均增长10%,RFID技术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农牧家书屋、流动图书站、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基本做到全覆盖。按照100%全覆盖的要求,格尔木市还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73个,各类志愿服务队伍324支,注册志愿者人数达3万余人,河西街道“三红服务”惠民生案例入选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

 

为帮助青少年快乐健康成长,格尔木市以“一心四全八阵地 +”思政教育模式为工作机制,做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21所学校分别被命名为“青海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等;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童心向党”“思政课堂进校园”“实景课堂”等系列活动。截至目前,为18名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23.89万元,为413名未成年人发放低保金318.2万元;临时救助326名未成年人,救助资金101.2万元。

 

格尔木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和各族群众生活品质,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从“一抹志愿红”到“满城文明风”,在文明创建的“幸福接力”中,全市上下正朝着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目标奋勇前进,奋力谱写格尔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如火如荼增进民生福祉,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