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风采
辽宁宽甸下露河:一个乡村派出所的平安坚守
2023/6/28 9:39:46 来源:法治廉政网视 作者:
本网讯(通讯员李绍学):6月中旬,笔者因陪同媒体记者采访,再次驱车前往距离县城96公里的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朝鲜族乡派出所。该所1970年10月组建,地处两国两省两江交汇处,与朝鲜一衣带水,和吉林省集安县、本溪市桓仁县相会于长白山西南麓,是全市最边远的公安基层单位。多年来,为守护一方平安稳定,一茬茬民辅警接续奋斗,笃定绝对忠诚和担当奉献,特别是近两年,该所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未发生有影响的案事件,社会治安稳定有序。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集体嘉奖,前不久,获得全省公安机关“人民满意的公安系统基层单位”荣誉称号。
(上图:派出所民警和社会治安积极分子在集市进行巡逻)
新警务构筑防控新格局。下露河警务工作站是丹东市唯一的省际警务工作站,地理位置极其特殊。对此,派出所结合辖区治安特点,充分依托警务工作站,与集安、桓仁公安建立了联动机制,组建了“联合巡逻队”,并在警务工作站建立了“警务协作联络站”,重点盯防沿江、边界卡口等重点位置,真正做到“逢疑必查、逢查必细”,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
去年9月,下露河乡某村发生一起人参被盗案,由于作案地点比较隐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民警对现场进行勘察,对案件进行分析后,认为嫌疑人再次作案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办案民警将该情况反馈给“联合巡逻队”,在川沟村周边增加巡逻力量,10月,巡逻队在村里巡逻中发现并抓获可疑人员,最终确定该人为再次流窜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艾某,连环盗窃案得以顺利侦破。
农村派出所,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矛盾纠纷,矛盾的发展可能导致打架斗殴、受伤致残。对此,下露河派出所创建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户为单位,10—30户为一个小组,一个小组设置一名网格员,村干部作为网格管理员,分管1—3个网格员并明确相关责任和区域,每月网格员都会对所包保的群众开展走访,了解“民情、民意、民愿”,网格管理员将网格员了解的情况进行整理后第一时间汇报给网格长,由网格长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4月1日,下露河乡一村网格管理员向社区民警反映,村民王某和李某因田间地头的事情积怨多年。了解情况后,民警主动联系乡司法所、村委会负责人共同调解。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剖析矛盾产生原因,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责共同对矛盾双方进行安抚、疏导和法律法规的宣讲,最终双方握手言和,消除了两家多年的恩怨。
截止目前,派出所已建成8个社区警务室,配备6名专职辅警,发展2名网格长、27名网格管理员、78个网格员,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注入新动能。同时,还组建了“一村一警”警民工作群,百姓遇到问题便会第一时间发到群内,民警也会经常发送一些预警信息、安全提示、法律常识、治安防范知识等内容,不断提高辖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今年以来,民警发布治安提示、防骗常识等内容100余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服务群众100多人次。以暖
(上图:所长王明明和民警一起走访群众)
派出所本着“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原则,热情服务,让民意领跑警务,警务保障民生。辖区青壮年基本都在外务工,只能留下老人自己在家中。今年年初,社区民警走访辖区时得知李大娘已经70多岁了,因儿女不在身边,平日里只能和老伴相依为命。老伴身体不好,生活的重担就落在李大娘一个人身上,李大娘苦不堪言,偶尔心生轻生的念头。获此情况后,民警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到李大娘家里,和她唠唠家常,帮着收拾屋子、修理破损的物件。端午节,李大娘将自己亲手做的粽子送到派出所,感谢这段时间派出所民警对自己的帮助。像李大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年以来派出所共帮扶了6名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难的村民。受限于偏远的地理位置,民警还主动深入困难群众家中为其办理身份证件。
目前,民警共上门办理身份证件20余人次。
近年来,下露河作为1100多名朝鲜族同胞的聚居地,建有辽宁省唯一的朝鲜族民俗博物馆,众多件珍贵的民俗实物和文献资料以及朝鲜族民俗风情园,成为最鲜艳的亮点,前来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但个别游客不遵守景区规定、乱扔杂物、无视安全提示,甚至辱骂管理人员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每次接到报警电话,派出所都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处置,耐心说服化解纠纷,据不完全统计,类似的报警每年都在百余起。派出所所长王明明说:尽管所里警力有限,只要电话一响,民警就得立马出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离开派出所返回的路上,绿色大地与蔚蓝天空相互交织,一座座大山不时奔涌着大河小溪,山环水绕,风光秀丽。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时映入耳际。
如今,正是全体民辅警的努力奉献和坚守,下露河派出所的全面建设日新月异,一个个工作难题不断得到克服,持续走在爱民为民的路上,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辽宁省丹东市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