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安检察

“守护蓝色海洋 共建美丽湾区” 深圳海洋检察论坛在前海成功举办

2023/9/28 10:44:53 来源:法治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刘宇玲


本网讯(李佳芳 通讯员 刘宇玲):9月26日下午,“守护蓝色海洋 共建美丽湾区”深圳海洋检察论坛在前海大厦成功举办,来自广东深圳、广州、珠海、湛江、惠州、中山、汕尾和广西北海、防城港、钦州以及海南海口、三亚等地检察机关的与会代表,深圳法院、公安局、海警局、海事局、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前海管理局等相关单位领导,法治前海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上海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海洋图书馆等公益社会组织代表,以及省、市人大代表、港澳籍人民监督员等近100人齐聚会场,共同研讨海洋检察工作。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许建枫、深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杜新利、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出席论坛并致辞。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小东出席论坛并讲话。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许建枫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深圳海洋检察论坛成为经验交流与学习互鉴的舞台、推动跨部门跨区域协作的纽带、推进海洋检察业务体系创新发展的新平台。他希望深圳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和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致力打造海上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的协同式、联动式、一体化保护格局,大力推进“四大检察”职能在海洋领域谋篇布局、履职服务,在保障海洋安全、保护海洋资源、服务海洋经济、推进海洋法治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深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杜新利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司法保护体系建设,希望深圳检察机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履行好各项法律监督职责,把海洋检察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市委中心工作中去谋划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深化海洋案件集中管辖,加强司法合作,加快构建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海洋检察立体化监督新格局,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介绍了前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指出,前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级战略平台。中央《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加快建设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前海海洋资源丰富,坐拥630平方公里海域、13个岛屿、68公里海岸线、7个港口码头,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91万标箱,拥有涉海企业3400余家,海洋经济基础良好、前景可期。检察机关在护航前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圳海洋检察论坛在前海举办为进一步推动前海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前海将以此为契机,运用和深化好论坛成果,全力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职能。

前海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时敏介绍了深圳海洋检察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前海检察院按照上级党委的部署要求,认真研究海洋检察工作规律,积极探索检察职能服务和保障“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职能定位及途径方法,围绕“陆海统筹、全域管辖、全线监督、四检合一、综合保护”的工作思路,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进涉海案件全域管辖,探索开展海岛巡回检察,组建海洋检察专门办案部门,推行“四检合一”的一体化海洋案件办案模式,推进西部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和东部 “大亚湾--大鹏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建设,加强与涉海行政机关、社会公益组织、环保志愿者的协作,构建“检察+行政+民间”三位一体的海洋保护共同体,为建立具有深圳前海检察特点的海洋司法保护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实践。自2022年7月1日起集中办理全市基层院管辖的海洋检察案件以来,目前共办理涉海洋刑事案件49件128人,公益诉讼案件8件,审核海洋行政执法线索138条、立案办理2件,发出各类检察建议5份。办理妨碍国(边)境管理案件17件,非法采矿相关案件32件。切实保障了海洋安全,保护了海洋环境,维护了海洋管理秩序,筑牢了海上检察防线。在今年市委政法委公布的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建设十大成果中,集中办理海洋检察案件作为“两高”出台支持法务区建设的举措被列为第一项成果。

湛江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易华富作了题为《能动履职 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走深走实》的主旨发言。湛江市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抓手,聚焦红树林保护、近岸水污染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的监督、保护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推行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成立海洋检察研究院、建立公益诉讼快速检测中心,组织开展“红树林之城”等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办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案件,彰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实效,逐步形成了具有湛江特色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新模式。

北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叶艳作了题为《积极探索工作新模式 推动海洋检察公益诉讼实践新发展》的主旨发言。北海市人民检察院立足区域特色,依法能动履职,加强与行政机关公益诉讼工作协作配合,推动环北部湾——琼州海峡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合作,采取增殖放流、损害修复、系统监督、综合治理等多种海洋公益保护方式,打造“一岛一滩两带”(即海岛、海滩、蓝色海岸带、绿色生态带)生态环境监督模式,将海洋检察公益诉讼作为向海图强抓手深耕细作,为生态海洋、潮美北海建设积极贡献北海检察力量。

海口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力作了题为《做优海洋公益诉讼检察 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主旨发言。近年来,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口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守护海洋”专项行动,助力国家海洋督察,办理了一批海洋公益诉讼案件,积累了一定的办案成果。周力副检察长着重介绍了海口市人民检察院在派驻检察室建设、海洋环境资源刑事与公益诉讼案件融合办理、构建海洋保护协作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深圳海警局执法部部长刘天栋介绍了打击海洋犯罪和海洋权益保护的工作情况。海警部门作为海上维权执法中坚力量,持续开展辖区巡逻管控,密切与涉海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扎实开展海上综合执法行动,常态化开展“海洋伏季休渔专项执法”“反走私反偷渡”“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碧海”“海盾”等专项行动,维护了辖区安全形势稳定。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副处长郭强介绍了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等海洋资源规划与保护的工作情况。他提到,2023年9月6日,经《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郭强副处长着重介绍了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的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和目标意义,回顾了深圳举全市之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的筹建过程。

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朱珠介绍了海洋公益保护的相关情况。她从动员组织公众科学参与行动、生态修复与保育行动、教育与宣传、政策倡导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的主要工作。绿源志愿者一直致力于海洋和海岸带的保育工作,组织海滩清洁活动,支持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帮助保护珍稀物种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开展海洋保护、海岸带主题的教育活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等等。她讲到,海洋保护是一项复杂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与检察机关等司法机构的合作对于打击非法捕捞、海洋污染、红树林破坏等违法行为至关重要。

在主旨发言完毕后,上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袁曾教授、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周海超教授分别作了点评。袁曾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深圳海洋检察论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相关检察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和环保公益组织等介绍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尤其是检察机关分享了在海洋公益诉讼领域的一些鲜活案例,体现了检察机关对于海洋保护理念的认可。检察机关在海洋检察领域做了一些积极探索,通过检察实务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海洋检察理论的创新,不断丰富拓展海洋检察监督的内容。周海超教授分享了他从事红树林湿地研究的心得体会,分享了红树林湿地生物的多样性、重要性和复杂性,指出了红树林湿地保护面临的管理难题。他指出,前海检察院与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联动机制,在证据鉴定、技术支撑和调查研究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合作经验,希望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专业的合作,推动更多的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和公益力量关心、关注红树林湿地保护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湾区。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在地方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本次论坛上,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守护蓝色海洋 共建美丽湾区》检察倡议书,在依法打击海上刑事犯罪活动、强化海洋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海洋公益保护力度、守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司法合作、加快海洋数字检察建设、深化海洋检察理论研究等方面向发出具体倡议,共同守护海洋安全和海洋生态环境,共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红树林湿地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在本次论坛上,深圳、珠海、惠州、汕尾、湛江、北海、防城港、钦州、海口、三亚等三省区十地市检察机关签署了《红树林湿地保护检察联盟共建协议》,共同建立红树林湿地保护联盟,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进跨区域案件协作,进一步强化学习交流,汇聚起南海之滨红树林及湿地保护的检察合力。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小东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海洋检察是检察机关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全新探索,也是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必然要求。一年来,围绕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深圳检察机关全力落实中央部署和最高检要求,为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海洋司法保护体系进行了有益尝试,为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深圳检察机关将充分运用本次论坛取得成果,进一步加强与沿海检察机关、市内各执法部门、科研机构和公益团体的联动与合作,推动海洋检察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以红树林保护带动全方位保护。作为海岸滩涂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红树林已成为沿海各地检察机关的重要共识和共同愿景。中央赋予深圳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的重大使命,深圳检察机关将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立足保护联盟这个平台,共同落实好《红树林湿地保护检察联盟共建协议》,加强海洋生态跨区域合作治理,带动海洋生态环境全方位保护,打造更高水平的海洋生态文明。

二是以健全海洋检察机制促推海洋司法保护体系建设。海洋具有连通性和流动性,海洋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也需要相邻海域各地执法司法联动,希望各地执法司法机关加强沟通配合,健全办案协作机制,依法合力打击涉海洋违法犯罪,携手共建海洋司法保护体系,共筑海洋保护坚实的法治屏障。

三是以理论繁荣促进海洋检察行稳致远。当前,海洋检察还在起步探索阶段,亟待加强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支撑。要充分发挥法治前海研究基地作用,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研究相结合,在高质效办理案件的基础上推进研究工作,促进海洋检察创新探索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李雪红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