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文化艺术

戚建庄‖九九重阳

2023/10/23 9:16:43 来源:顶端新闻   作者:戚建庄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以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在南朝梁人吴均之的《续齐谐记》里,

记载着东汉时期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汝南县突然发生大瘟疫,

桓景的父母因染上瘟疫而病死,

于是桓景便到东南山拜师学艺,

他早起晚睡 披星戴月 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九月九日,

他带着师傅赐予的降妖青龙剑,

还有一瓶菊花酒和一包茱萸叶子,

回到了乡里,

劝说父老乡亲登上一座山,

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

又让每人喝一口菊花酒,

以避免染上瘟疫,

而他则与瘟魔搏斗最后斩杀之。

于是汝河两岸的百姓,

就开始流传——

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故事。

从此,

庆祝重阳节和重九登高的风俗便风生水起,

乃至到了唐代,

重阳被正式确定为民间节日,

历朝历代沿袭承继。

重阳是民众生活秋冬交接的时间界标,

如果说上巳节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踏青畅游的春熙,

那么重阳节则是人们秋游辞青的隆重仪式。

九月九日,

人人佩茱萸,

家家吃糕点,

宴席饮菊酒,

祛灾祈福,

步步登高,

雅兴的秋志蕴含着无比吉祥的长寿之意,

蔚然成风的是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习气。

诗云:

“重九江村午宴开,

奉觞祝寿菊花醅。

明年更比今年健,

共把青春倒挽回。”

这是古人的愿望,也是今人的希冀。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

也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亘古不变的主题。

2022年重阳节


责任编辑:李雪红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