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科教文卫

蔡瑛‖我所认识的戚建庄

2023/11/20 15:36:44 来源:顶端新闻   作者:蔡瑛


今天参观戚建庄老师的书法展,很是高兴。看到戚老师艺术精神如此旺盛,十分佩服。论公,他是我们河南人民出版社的核心作者,他的《成语典故与河南名胜》《成语里的河南》等书长销不衰,影响广泛。论私,我们都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治系,他是我敬佩的师长,对我非常关爱,他的春风情怀,让人温暖,让人难忘。

十多年前,我去戚老师的办公室商谈书稿,他挥毫为我写下了一幅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至今仍是我挂在客厅的珍品。今天观摩戚老师的书法展,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我想用明末清初大画家石涛的三句话,来分享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句话是“笔墨当随时代”。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戚老师与时俱进的艺术追求,更可以看到社会的变迁、文化的多彩、生活的美好,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充满着满满的精气神,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

第二句话是“搜尽奇峰打草稿”。戚老师具有学问家的学术功力,更是接地气、知民情、阅历丰富的领导干部,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汲取学术养分、汲取人生智慧。在这些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戚老师的身影,可以感受到戚老师的思考,也可以读懂他的追求,字如其人,字记其人,字证其人。

第三句话是“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教育是戚老师的职业,学术是他的底气,书法是他的至爱。戚老师可以说是妥妥的斜杠书法家,他研习书法,更享受书法。书法是他的精神寄托,更是他的灵魂伴侣,在行草隶楷中,可以感受戚老师五彩斑斓的人生经历、与时俱进的艺术追求。他给书法注入了他自己独有的色彩、独有的气质。

郭沫若对鲁迅书法有这样的评价:自成一家,不是书法家,胜过书法家。“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熔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这段话,对我们理解戚老师的书法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是重要的参考。

杜甫有一句广为传诵的名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在出版工作中,从戚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如何做学问;在他的书法中,我学到了如何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如何与我们所遇到的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作者系河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李雪红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