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心系群众 秉拳警心铸长城 力维平安 敬业尽力谱赞歌

2018/9/25 11:27:10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李佳芳):他扎根社区五年来始终心系群众、依靠群众,全力维护辖区一方平安,取得了突出的工作业绩。他被央视《社会与法》栏目以“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服务人民”为题报道他事迹时,央视评论员对他赞不绝口:“这是一个一专多能的优秀社区民警,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社区民警范畴,可以说,他是首都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形象代言人……”这位被评论员盛赞有加的民警,就是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公安分局中关村派出所社区民警闫昕卓,29岁的他来到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华清嘉园社区工作已经有五年了。

让温暖跨国界的“社区外交官”


“警官先生,如果房东和中介再来逼我搬家,我就把房子点燃,大家一块死…..”

2013年秋,闫昕卓刚接片儿不久,一大早就接到租住在小区的韩国务工人员崔某的电话。闫昕卓赶到现场发现,崔某用家具紧紧顶住房门,房间里隐隐透出浓烈的酒精味。崔某情绪几近疯癫,狂喊道:“为什么在中国居住不安全?!”原来,崔某因突遭变故濒临破产,请求房东和中介缓收房租遭拒,中介对其强行清理,他愤怒不已,酗酒之后甚至想到了点房子。“您是个教育工作者,该明白什么是没有人性的行为,您也是有儿有女的人,更该知道珍惜自己和家庭,有困难咱们共同研究…..”从早到晚,闫昕卓七个小时入情入理的劝说,终于让疯狂的崔某平静下来。随后,闫昕卓积极协调,使双方达成协议:人当天搬离,大宗物品暂放原租住房内。深夜,闫昕卓亲自驾车送崔某搬到朋友处借住。当闫昕卓转身离去时,崔某给了闫昕卓一个大大的拥抱。不久崔某回国和亲人团聚,他给闫昕卓发来短信:“您让我知道北京是一个不仅安全而且有温暖的城市,希望还能再来这里。”

华清嘉园社区是中关村街道最大的社区,紧邻五道口商区,其间高校云集、商圈密布,有来自50个国家的800余名外籍学生、科研及务工人员长期租住于此,被网友戏称为“宇宙中心”,管理难度可想而知。2013年,从中国刑警学院毕业不久的闫昕卓,就分管了这个“联合国社区”。为了做好工作,他先是采取“笨”办法一家一家走访,但他又有年轻人的新思维“互联网+”。他勇敢尝试,率先在辖区推行外国人住宿网上预约服务,实现了网上信息先行登记、住宿手续按时补办的服务模式,不仅第一时间掌握了辖区外国人入住状态,创造了100%居住登记率奇迹,更是大大减少了外籍人员办事的时间成本。

“心”又有“新”的闫昕卓,突破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涉外管理难点。但爱学习的他并不满足于此,为了更好地服务外籍人员,他还用手机下载翻译软件,专门请了英、日、韩、法、俄语老师勤加学习,现在他已经能用多国语言与外国友人交流,成了不折不扣的“社区外交官”,社区老外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很多人还成了他“国际联盟”的成员,帮助他宣讲中国法律,化解矛盾纠纷。

秉拳拳警心筑造社区安全长城

“大半夜敲什么啊?多管闲事!”


2016年一天夜里,东升园居民李先生听见大门外有声音,边嚷嚷边出来关门。李先生家的铁栅栏门经常忘锁,每次闫昕卓巡逻总是敲门提醒,弄得他很不耐烦。但这一次,李先生没想到,这一关门,竟然吓跑了两个准备入室行窃的盗贼。慌不择路的两个盗贼刚跑出楼门口,就被闫昕卓带领的巡逻队逮个正着。第二天,李先生找到闫昕卓,满怀愧疚地说:“我现在明白了,咱们小区平安,真是您用辛苦换来的,我也要加入咱的巡逻队。”

华清嘉园有个老旧小区东升园,物技防设施落后,门锁老化,加之一些租住于此的外籍人员有夜不闭户的习惯,于是这里就成了入室盗窃案件的重灾区。为了还小区居民安全感,2013年,闫昕卓协调街道组建了一支楼宇巡逻队。每天夜里,他都亲自带队巡逻。由于经常彻夜巡逻,让他朋友圈的步数排行长期占据首位,于是大家和他开玩笑:您是每天晚上都绕二环跑一圈吗?

“还人民群众安全感,才是对人民最深的爱”,刑警科班毕业的闫昕卓一直怀有这样的信念。管好了东升园这个治安难点后,爱琢磨的他又开始考虑,如何才能筑起一道社区安全的长城,让群众安居乐业呢?华清嘉园紧邻五道口繁华商区,底商有200余家,东侧还有京城知名“夜市”五道口酒吧一条街,这里的治安状况就是中关村地区治安“晴雨表”。经过反复调研,闫昕卓又开始了大动作,发动辖区商户组成“治安秩序协作行会”,针对各类案件以及交通秩序、扰民、卫生等问题,群策群力、协作自治、一线化解,并以小微信撬动大警务,搭建警务团队微信群18个,涵盖辖区社会综治力量1032人,实现“全网互通”,依托“群治+现代警务”所打造的安全长城。2013年以来,社区实现了连续四年发案大幅下降,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侵财类案件,2016、17年同比降幅85%、63%,2018年社区入室盗窃“零发案”,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上升。2016年,2017年闫昕卓连续被评为分局年度“十佳”社区民警称号,2018年,获得“第五届首都公安杰出青年卫士“荣誉称号。

用爱镌刻的“中关村温度”


不知何时,酒吧一条街有了这样一幅画面:餐厅酒吧露台下,一辆板车上蜷缩着一位年近古稀的流浪老汉还有两只猫。春寒料峭,板车为家,尽管城管没收过板车,尽管流浪老汉两次被送入救济站,但时隔或长或短,这幅场景还会重演。这天深夜,闫昕卓慢条斯理地和老汉拉起了家常:“您一看就是个善心人,对流浪猫都能这样,对人就更不用说了……”闫昕卓和风细雨的话,竟让老汉瞬间老泪纵横,因为还从没有人这样尊重理解他,这样细致体贴他。这一夜,老汉和这个与自己并肩坐在板车上的和善的小警察,成了忘年交。原来张老汉家住黑龙江,平常喜欢收养流浪猫狗,常弄得家里鸡飞狗跳,加上喜欢喝酒,儿女对他多有意见。自尊倔强的老汉遂离家出走,决意老死他乡。悲莫悲兮生别离!一夜长谈,细心的闫昕卓不仅觉察到老人的思亲之情,也察觉到老人不忍遗弃与他朝夕作伴两只猫的心结。此后,闫昕卓多方奔走工作,不仅联系了黑龙江老人的儿女,还在社区给老人的猫找到了新家,并把新家拍了照片。他告诉老人:“您放心跟闺女回家吧,我肯定让猫过得幸福、过得舒坦。”临回家乡上车的一刻,张老汉抱住闫昕卓久久不放,哽咽着说:“我放心,放心啊!”

闫昕卓曾感喟:“能为社区老百姓唱一首尽心尽力的歌,我心满意足。”安防改造时,他会悄悄为孤寡老人垫付分摊费用;下社区工作,他会自动摆齐横七竖八的自行车;没谈过恋爱的他,能神奇地为小青年化解情感问题;他八大件的水壶里总是灌满水,从不喝商家一口饮料……对人民的热爱,对岗位的热忱,他用自己最大的能量和热情照亮了辖区、温暖了百姓;他用火热的爱心和济世胸怀,为“人民公安为人民”做出了最生动的诠释。2017年,闫昕卓被评选为“中关村温度”年度人物。

“闫昕卓有爱有情,有勇有谋,华清嘉园离不开他”,华清嘉园的群众这样评价他。闫昕卓深爱着辖区人民,辖区人民也深爱着他,他和华清嘉园的故事还在不断延续……


他积极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成绩,有效的提升了辖区的整体防控水平,极大的改善了辖区居民的安全感,其细致而周到的服务工作更是赢得居民们的赞许和支持。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