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淮阳县千方百计激发群众脱贫动力

2018/10/23 9:56:16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张广起 董素芝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想当贫困户,坐等送物资”的现象有所冒头,“等靠要”的懒汉思想成为脱贫致富的一大阻力。淮阳县活用当地特色传统文化资源,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积极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走出了一条特色脱贫路。

淮阳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更从中衍生出了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是资源,是财富,更是扶贫工作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思想根源和根本依仗。

“扶贫扶志扶精神,立志立德立精神。只有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生长出强起来富起来立家报国的志气,才能从根本上战胜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淮阳县委书记马明超说,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特色传统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用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信心。淮阳把扶贫扶志与弘扬孝道文化相结合,县、乡两级每年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深入开展“孝顺媳妇”和“孝善敬老之星”等典型人物选树活动,这些典型人物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孝老敬亲、夫妻和睦、邻里互助、勤劳致富”等文明风尚的价值追求,亮出了“精气神”,传递了“正能量”。邀请“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活动走进淮阳,专家以泰国沉船事故中河南小伙张皓峰勇救4人、包公下陈州等鲜活故事告诉大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我们的历史中、文化里,就在大家身边,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干事创业更有动力。

二是用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发展。厚重的文化给淮阳留下了数不清的历史、文化古迹。近年来,淮阳依托“一陵(太昊陵)一湖(龙湖)一古城(陈楚故城)”和“七台八景”等众多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旅游寻求突破,迅猛发展旅游业,打造了6个旅游产业扶贫村,发展宾馆酒店、农家乐、农家宾馆等近110家,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增加公益性、服务性、生产性带贫岗位近3000个,直接和间接带动贫困户增收5000多万元。

三是用传统艺术形式宣传引领。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淮阳涌现出了多位自强自立、勤劳务实、立志脱贫的先进典型。淮阳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县文联积极组织,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和扶贫典型故事,其中陈州琴书《脱贫致富奔小康》《和谐社会唱和谐》,小品《懒汉脱贫》,河南坠子《新时代新征程》《三访媳妇》,大鼓书《脱贫致富》等节目深受群众喜爱。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结合身边典型事例的宣传方式,在群众身边树立榜样,营造了勤劳致富受尊重的社会氛围。

经过3年的努力,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片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淮阳,在2017年实现了467个行政村驻村帮扶全覆盖,138116名贫困人口结对帮扶全到位、扶贫政策全落实,全年实现44个贫困村整体退出、21571人稳定脱贫。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