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冉贵民 心系贫困村民的“第一书记”

2018/11/16 17:56:35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柯 林 杨 森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柯 林 杨 森):“田岩村变化得这么快,多亏有个实干的‘第一书记’冉贵民!”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白果乡党委书记周韬评价说。


冉贵民,男,52岁,昭化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民警,现任昭化区白果乡田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为流浪他乡的五保户垒起了“窝”

田岩村七社的范子翠,今年53岁,在乡亲们的眼中,是个可怜的人。他两岁丧父、七岁丧母,在出嫁的姐姐家中呆到十七岁,终归不是自己的家,便回到了田岩村七社原来的家。这哪儿是那个曾经的家哟,曾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土墙房已经是一堆废墟,埯埋在乱草丛中;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时候分到的责任土地,早已退耕还林,一棵棵松柏在责任土地里长到了成年。

面对如此严酷的现实,先天智商有问题的范子翠只有住进附近的一岩洞里。谷草当床,头顶的岩石当被,三块石头支一锅煮饭吃。没有收入的范子翠靠附近群众的接济在岩洞里熬了几个月,就外出流浪了。

在范子翠外出流浪的多年里,乡、村两级多批次组织干部寻找,但始终找不着人。


冉贵民任田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就范子翠的问题向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贺旭红、政委梁勇和交警大队大队长冯连贵作了专题汇报。于是,区公安分局展开了寻找范子翠的行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春,终于在紫云乡一废弃的砖窑里找到逢头垢面的范子翠。民警带范子翠理了发、吃了饭,送他回到了田岩村七社。

回到田岩村七社的范子翠,吃、穿、住、行等等一切都是亟不可待的问题。为此,冉贵民多次跑乡党委政府和区民政局、区扶贫移民局、区林业园林局等相关部门,为范子翠修盖了三间房,为他解决了五保户低保,为他谋到了护林员的职业。

“这床、桌子、椅子、电视是区公安分局送来的,冰箱、洗衣机是我自己赚钱买的;我还养了十几只鸡,有空的时候也到附近的中药材园区打工,一天工钱60块。今年我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2000元左右。”在范子翠的家里,激动不已的范子翠感慨:“我有这个‘窝’,离不开共产党,离不开冉贵民书记!”

为飘泊异乡的创业者筑起了“巢”

“要实现整村脱贫摘帽的目标,不仅要引进一批外地‘创客’,还要在发现、培养、选树、关爱本村‘创客’上下功夫、做文章。因为身边的榜样会激励更多的贫困户积极向上、敢闯敢试。”田岩村村委会主任李金元至今记得,冉贵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时,第一次在村“两委”会议上说的话。

田岩村五社的张元胜,小时候由于家里穷,一直在外地养猪场打工。靠打工赚到一些积蓄后,张元胜一直碾转于附近的剑阁县、苍溪县、利州区等地租赁别人的养猪场养猪。

如何让漂泊异乡的张元胜回乡创业?冉贵民找到了张元胜。经深入了解,张元胜一直想在自己家附近建一个养猪场,却苦于家附近的土地协商不下来。

“创客”的事就是他冉贵民自己的事。于是,冉贵民多次找到张元胜家附近的几家人,经过多次协商、切磋,终于达成了置换、租赁等多形式的土地合作方式,解决了张元胜的“心头患”。

如今,占地900余平方米、年可出栏800头以上生猪的养猪场在张元胜家附近建了起来。

“我昨天卖了一批猪,卖了9万多块钱;今天,我请了人砌化粪池,环保一定要跟上,不然对不起冉贵民书记,不是冉贵民书记的支持、关心,我这个养猪场建不起来。”张元胜对笔者说。

为优势项目的发展商牵起了“线”

“冉贵民书记不端架子,视群众为亲人;也很会办事儿,为村里办了很多好事。”田岩村六社74岁的范文坤,既是老党员,也是精准贫困户,他对笔者介绍:“传统村落项目能落户在田岩村六社、七社,离不开冉贵民书记‘牵线’。”

一个村子要有一张名片。在实施拆除土坯房的工作中,冉贵民听到了田岩村六社、七社许多村民反映想留一些念想,看能不能把成片的土坯房保留一些,让子子孙孙记得住老房子,留得住乡愁。

冉贵民把村民想保留成片土坯房、打造旅游景点的想法反映到乡党委政府和区相关部门,引起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区发改局、区扶贫移民局等相关部门随即介入调研。最终确定在田岩村六社、七社实施传统村落建设项目,保留、改造、维修成片的土坯房,打造传统川北农村民宿。

冉贵民任职田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不仅促成了传统村落项目,还引进外地客商在田岩村建成了金秋核桃产业园区、田岩村农业综合园区2个各投资额在800万以上的项目,发展烤烟200亩,发展脆李等水果650亩,发展柴胡等中药材700亩,流转土地800亩,加宽硬化公路7100米……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