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题记:2018年7月,市公安局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坚持“民意主导警务”,积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不断改革警务模式,学习借鉴和赓续“枫桥经验”,创建了“百万警民微信工作群”,依靠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推动“安边惠民利企强警新战略”实施,全市万人发案率持续在全省最低,社会平安指数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上升,成功打造了新时代丹东公安“枫桥经验”。
丹东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改革大浪潮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一个新的警务模式来推动警务改革,积极促进平安建设。对此,市公安局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发挥微信群使用人数多、信息传播快的特点,积极创建百万警民微信群,倾力打造警民互动新平台,不断强化警民良性互动,拓展公安机关服务范围,延伸公安工作触角,积极打造“丹东公安的隐形翅膀、民警指尖上的群众工作”,创建了“百万警民微信工作群”,构建了新型警民联系格局,在服务、管控、打防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开创了新格局。
丹东公安“枫桥经验”之根本
——规模化建群 全警“走”进百姓家
警力有限,群众力量无限。几年前,就有少数民警、公安派出所通过微信群开展工作服务群众,侦破案件。但量小,影响小,不足以改善一个地区的治安环境和营商环境。丹东市公安机关则立足于大局,依靠群众,践行“枫桥经验”,把组建公安信息工作群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工程,同时强警,以与群众零距离的方式,立足本职,服务群众。
最初,丹东市公安局要求全市所有派出所民警创建“百人微信工作群”,实现与辖区接触群众零距离。不久, 7月中旬,丹东市公安局决定在全警推广警民微信群,创建“百万警民微信群”。
丹东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孟炜说:“信息工作群要创新载体,继续推进,吸纳公众数量要达到一百万,延伸工作触角,及时获知各类预警信息,与公众形成互动,打造丹东特色品牌,使丹东人民在公安机关践行‘枫桥经验’中得惠受益。”
丹东市公安局办公室、警务指挥部、法制支队、宣传处、社区警务支队、警务督察支队等部门牵头组成推进组,动员组织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及其广大民警,以属地、行业、警种为单位,以自建或加入其他群的方式,按照每名民警至少吸纳本地社会民众300人的数量标准,分门别类拓展各类警民微信群。
丹东市公安局根据科学测算,丹东市现有人口240万人,民警4000人左右。每名民警创建成员300人的微信群,警民微信群将吸纳百万人以上,算上微信群成员对家庭的影响,那么百万警民微信群将实现丹东人口全覆盖。“百万警民微信群”创建,很快就显现出群众的力量,补充壮大了“警力”。警方在最早时间获得了群众提供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公安快速反应能力,侦破案件效率提升,处理治安事件迅速,同时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群众诉求和救助群众。
8月8日晚,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城北派出所辖区内某小区一辆丰田吉普车玻璃被砸碎,车内现金5000元被盗。之后,辖区内又陆续发生多起砸车玻璃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都是选择没有监控的小区,而且作案手段很狡猾,行踪不固定。办案民警在实地走访群众的同时,在“百万警民微信群”里发出了征集线索的信息。被砸车的车主以及其他群众通过微信纷纷向警方反映情况。警方在十个居民小区以及上千名群众中获得了关键线索,加上精细研判,基本理清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规律及往返路线图,初步掌握了犯罪嫌疑人大致体态特征。9月14日凌晨4时许,警方将再次作案返回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经审讯,李某供述自8月份以来,在宽甸镇内先后撬砸汽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29起,涉案价值2万余元。
宽甸县公安局宽甸镇城北派出所所长李文平告诉记者,如果民警像过去一家家走访不可能这么快走访近千人,也不能获得这么多信息。全警建群,形成规模群,才能发挥微信群的信息作用。
丹东市公安机关打造的“百万警民微信群”,是公安机关构建的纵向、横向编织的全方位的立体信息化警民联系格局,通过微信平台,把民警与全市人民群众零距离联系起来,群策群力。目前,丹东市公安机关每名民警建立的“百万警民微信群”平均吸纳社会公众336人,基本覆盖了全市党政机关、厂矿企业、金融机构、学校医院、交通运输、个体商户等各个领域。
丹东公安“枫桥经验”之初衷
——民意主导互动 警民双双受益
手指一动,警事立知。丹东市公安局丰富微信群信息内容,加强互动性,保证群的活跃性,以此保障信息工作群的生命,而不致成为“僵尸群”。使“百万警民微信群”不断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从中受惠。
“群众需要什么合法需求,我们就满足什么。”丹东市公安局警务指挥部政委矫学兵说。丹东公安信息工作群具有安全提示发布、治安形势播报、法律常识宣讲、防范知识宣传、意见建议征集、举报投诉受理、情报信息传递、公安形象展示等功能。对群众提供的信息,必须第一时间流转处置。对群众提供的涉案线索,必须第一时间核查。对群众的报警求助,必须第一时间解决、提供帮助。只要群众手指一动,就能瞬时实现警民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拓展了公安警务工作范围,延伸了信息收集触角,实现了预警信息倍量增长,信息工作群真正成为了“公安机关的隐形翅膀,民警指尖的群众工作”。
10月4日中午,丹东市公安局振安分局珍珠路派出所接到一对夫妻打来的报警电话称,12岁的女儿李某因与父母争吵,负气离家出走,请求民警帮助。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将走失女孩信息发布在了丹东公安“百万警民微信群”中,同时民警在辖区内寻找,逐户告知商铺业主留心这位女孩,如有发现及时反馈。女孩李某年龄较小,民警判断女孩身上也没有什么钱又饿着肚子,便对辖区食杂店进行了重点排查。20时许,警民微信群中传来好消息,女孩在某超市内。民警立即赶到超市将正在买东西的女孩李某找到。
11月8日,凤城市公安局四门子派出所民警接到“百万警民微信群”举报称四门子镇湾垅地村卢某刚、卢某汉家中藏有火药枪。民警立即赶到卢某刚和卢某汉家中,分别在仓房的墙角处、卧室炕柜下面各收缴火药枪各1支;同时又在扈家村王某胜家,收缴火药枪1支。
同日,凤城市公安局通远堡派出所还通过“百万警民微信群”接到热心群众举报,成功破获一起积案。通远堡镇步行街山货店6盒野山参被盗,价值约1万元人民币。11月初,通远堡派出所对以往积案进行清理。派出所全体民警利用微信群、信息收集等方式,广泛收集线索。11月8日,“百万警民微信群”内一名群众向民警提供线索,有吸毒前科的慕某有盗窃嫌疑。得知此情况后,民警很快将慕某抓获,嫌疑人慕某如实供认了其盗窃的犯罪事实。
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分局九道道派出所教导员邹皞说:“‘百万警民微信群’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同时,也提高了侦破刑事案件和处理治安案件的效率。
丹东公安“枫桥经验”之要义
——规范化管理 确保服务群众
有微信群的人们都会对一件事感到头疼,这就是群里的小招贴、虚假信息、谣言以及其他不良信息。为了真正发挥信息群的作用,丹东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了《丹东市公安局信息工作群管理办法》(试行),对信息工作群内的信息发布、警民互动、监督检查、考核通报、安全保密以及受理举报投诉、收集情报信息等逐一进行了规范,细化明确了的标准要求,确保了信息工作群在合法、安全、不泄密的情况下有序运行。
一位民警说,践行“枫桥经验”,规范管理“百万警民微信群”,使之成为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平安管家”,成为助推公安打防实战的“贴身武器”。
8月15日,丹东市振兴区公安分局汤池派出所民警在“百万警民微信群”获悉男子张某涉嫌同性卖淫的信息。民警根据举报,在振兴区某小区内将张某抓获,有根据张某交代,将男子马某抓获,两人供述通过交友软件取得联系并交易,两人都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并罚款的处罚。
丹东市公安局还针对“百万警民微信群”制定了情况信息收集报告奖励制度,对及时提供、收集上报有重大有价值情报信息的公民和民警,实行双向奖励和倒查追责制度,“一事一奖”、“重情重奖”,对未经批准擅自发布涉密等不宜在信息工作群中发布的信息的,一律进行倒查追责,严肃处理。如今丹东市公安局通过微信向全市群众征求提升“百万警民微信群”的管理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这个群的警务作用。
丹东市公安局已经对提供重要情况信息的12名群众给予了隆重表彰,发放了奖金,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积极参与丹东平安建设所带来的荣誉,进一步增强了丹东公安信息工作群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丹东市公安局建立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讲评制度,坚决杜绝“僵尸群”、“摆设群”的问题,充分提高所有信息工作群的活跃度和利用率。丹东市公安局局严格规范警民微信群,每名民警认真经营微信群,确保“百万警民微信群”的运行。
截至目前,丹东公安机关通过“百万警民微信群”已发布治安提示、防骗常识、服务指南、公安要闻、视频资料等3640余次,累计收集各类信息1630余条、找到走失人员40余人、提供法律咨询300条、解答业务疑问400条、帮助服务群众110起、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抓获网上逃犯11人、成功破获案件80起、打击处理违法人员136人,还收到举报涉黑涉恶的线索。
丹东公安创建“百万警民微信群”,是践行枫桥经验的体现,是丹东公安服务群众、消除隐患、提线破案,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稳定的利器,它助力公安机关高效完成任务,赢得了群众的赞誉,是新时代又一特色的“枫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