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浙江宁波高桥派出所民警爱民暖民做实事

2018/12/24 17:41:26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沈欣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通讯员 沈欣)55年来,“枫桥经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已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创新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一面旗帜。新时期,一大批“枫桥式”基层所队灵活运用“枫桥经验”这一法宝,为化解老矛盾、预防新矛盾找到了解题新思路。


爱满高桥所

浙江省宁波市高桥派出所是全市有名的“爱民”派出所,2012年获得了由国务院颁发的“人民满意派出所”荣誉称号。在这里,“爱民”基因已深入骨髓。

高桥派出所的“爱民”基因始于第一任所长顾尧根。“爱民爱在心坎上,服务做到点子上”,这是顾尧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高桥派出所民警一直遵循的座右铭。高桥的群众知道,派出所民警办案公正无私、不留情面、敢于碰硬,但对老百姓,却都有着“菩萨心肠”:逢年过节,他们会拿出工资,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衣物糖果,为老人表演自编自演的节目;辖区有困难户患病无钱医治,他们会踊跃捐款捐物;有地方发生灾害事故了,他们总是第一时间组织民警救灾捐款……


1997年,省公安厅在高桥派出所召开全省公安机关“为人民服务,树公安新风”现场会。1998年,高桥派出所又与东莱等11家派出所一道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同仁倡议,开展“争创人民满意派出所”活动。高桥派出所“民意为高,爱心化桥”的理念就是在那个时候奠定了基础,并且深深刻到每一位“高桥警官”的骨子里。



“爱民”品牌——“雷锋小组”

“我们和高桥敬老院的结对活动一直在进行。另外,据我个人所知,目前所里民警在帮扶的困难群众就有11名。”从警33年、22年扎根在高桥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龚其平说,扶贫济困、结对照顾孤寡老人,已成为高桥派出所的传统。

“雷锋小组”是高桥派出所的一块“爱民”品牌,创立者就是顾尧根。数十年来,他们每年都去敬老院为老人服务,孝心堪比老人的儿女——天气冷了,送围巾、帽子、热水袋;天气热了,送电扇、冷饮;平时经常帮老人梳头、按摩,打扫房间,还陪老人散步。


尽管所长换了五任,“雷锋小组”队员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穿着警服、志愿为敬老院老人服务的民警,从来没有断过。高桥派出所教导员周伟曾这样总结:“敬老院是我们的爱民基地,每个高桥派出所的民警,都必须要到这里来服务过。”


时代在进步,高桥派出所传承的“爱民为民”传统也在与时俱进,让群众安居乐业就是公安工作最大的“爱民”。高桥派出所不忘“前辈”教诲,以民意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全力践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统计,高桥派出所辖区日均有效警情和发案数连年下降,今年同比去年分别下降了4.9%、11.2%。

高桥样板

高桥派出所还借鉴“枫桥经验”推出警调衔接机制,目前已实现“三大延伸”:向村(社区)延伸,在现有派出所专门调解室的基础上,在每个警务站(室)设立调解室;向协管员延伸,发挥流动人口协管员熟悉区域、知晓流动人员情况的优势,打破其单一信息采集、核查的功能定位,使其承担矛盾纠纷的发现预警、排查化解等职能;向各行业延伸,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向学校、广场、综合体等各个行业延伸,由各行业的管理人员、物业公司等对本行业涉及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把专业问题交给专业人员去处理,增加调解的说服性和成功率。




“高桥样板”实施以来,当地个人、群访分别下降33%、38%,派出所涉警初信初访同比下降33%;通过“警调衔接”化解矛盾纠纷914起,涉及总金额340万余元,同比分别上升8.6%和12.5%。



高桥所荣誉墙

在良好的团队精神激励和创先争优氛围的熏陶下,高桥派出所涌现出了一批批先进个人,在167名曾在这里工作过的民警中,18人次获得过国家级荣誉,39人次获得过省级以上荣誉,近90%的民警获得过市级以上荣誉。他们都有深深的“高桥情结”:“高”就是要立足更高的起点,着眼更高的目标;“桥”就要通过自己认真履职,以出色的业绩使派出所成为守护百姓平安的“桥头堡”,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高桥派出所建所以来,先后受到国家、省、市级表彰上百次,其中获得全国级荣誉称号19个。2012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派出所”称号,2014年6月被团中央授予“示范青年文明号集体”荣誉称号,2016年4月荣登中央政法“英模榜”。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