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安检察

惠州公安指挥中心民警利喜华日夜值守践行从警铮铮誓言

2019/1/11 10:30:08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袁隽豪 侯慧妮 黄辉延


   利喜华在接警岗位上工作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通讯员袁隽豪 侯慧妮 黄辉延)  现任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利喜华,1984年10月出生,2008年调入惠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科工作至今,默默坚守在110接处警岗位,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全省公安指挥系统开展的第九届全省“110十佳民警”评选中,利喜华榜上有名。
     最长值班时间达18个小时,期间几乎不停地处理各类警情,信息流转、警情处理结果跟进、警情处理督促、上下协调沟通……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利喜华在这样枯燥单调的110接处警岗位上,默默坚守,一干就是10年多。
     10年多时间里,利喜华总共接受群众报警求助电话80000多个,接警量一直名列前茅,警情处理流转从没有出现过差错,所带领的接警组电话接通率也长期保持在99.9%以上,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兑现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用自己的日夜值守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宁。
     对小事尽心尽力赢得群众点赞
     “啊呀……啊呀……”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日前接到一通奇怪的电话,“报警人”一直在用同样的语气重复着同样的语音,根本听不清说些什么。接警人员还以为对方不方便讲话,便使用诱导性语言进行沟通,可是根本不见效果。
     正在处理之前一宗警情的利喜华马上放下手头工作,前去帮忙。当他拿起耳机的一霎那,3个月之前的一宗警情马上出现在脑海里。他立即指令辖区派出所派民警赶到“报警人”所在地点了解情况。后来跟进得知,该名“报警人”丢失一部手机,已经处理完毕。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事情还要从两个多月前说起。去年10月的一天,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到了同样的一通电话,当时接线员第一反应是对方遭到了绑架,不方便说话。可是,无论利喜华和同事怎样与对方沟通,都得不到有效的回应。
     利喜华立即向局领导请示查出了对方所在位置,并立即指令辖区派出所前去处置。后来,根据派出所的反馈利喜华得知,“报警人”是一名聋哑人,因为丢失了几百元钱而报警。
     虽然只是案值很小的警情,在利喜华的眼里也绝不能懈怠,因为他心里知道,公安接处警工作就是用这样对于一件又一件小事的尽心尽力,去赢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点赞。
     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利喜华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甚至有时带病坚持工作,遇到重大紧急情况,通宵连续开展接处警工作,力求为报警群众尽心尽力,处理好群众的每一个报警求助。尤其是每当接到寻找走失老人、儿童的警情时,利喜华总是耐心细致地询问走失老人、儿童的体貌特征,想办法多方帮助寻找。近10年时间里,他帮助寻回走失老人、儿童60多人。
     及时指明方向助民警半小时抓获抢夺嫌疑人

     2018年5月,市公安局110接报一女事主被一名男子飞车抢夺一部手机。利喜华在听完报警人叙述后,迅速询问嫌疑人的体貌、作案车辆等特征以及逃跑方向和其他具体情况后,他凭借对案发地点周边地理环境的高度熟悉,立即通知派出所及路面巡警围追堵截,并及时为前方出警民警指明案犯逃跑的方向和特征,不到半个小时,参与飞车抢夺的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


     为人民服务,心里装着群众,110一定会做到更快、更准、更好,这是110民警的精神追求。对此,利喜华努力推动110接处警工作信息细化建设,紧跟时代发展进步的步伐,在具体工作方式方法和队伍管理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创新,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