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禁戒毒一线

真情融坚冰 大爱铸警魂 “戒毒人民警察”好榜样——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易泽龙

2019/2/26 15:47:43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王静波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湖南讯(王静波):能让戒毒人员健康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和家庭,是我最幸福的事了!这是易泽龙经常说的一句话,但是在戒毒工作中他从来没有任何怨言,也是按照这个要求和目标对待每一个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易泽龙,男,现年56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中国法学会会员、国家禁毒委智库成员、全省戒毒系统首批戒毒矫治人才库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经络催眠师,现任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四大队大队长。1982年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常德地区公安处劳教收审所工作,从此与教育矫治工作结下不解之缘。1984年司法体制改革,劳教所由公安移交司法行政,2008年劳教制度废止,劳教所转型为强制隔离戒毒所,单位的每一次转型,易泽龙都亲历了改革的阵痛,却始终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执着于教育矫治事业,并将教育挽救失足人员当作一份慈善、一份功德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延续。

勤于钻研业务,工作勇于争先

他奉献高墙,爱岗敬业,以法制教育、励志教育、传统教育、兴趣教育为切入点激发矫治对象自我成长的潜能,像老师对待学生、家长对待子女、医生对待病人一样耐心细致教育挽救失足人员。从警37年,不仅成功处置劳教、戒毒人员自伤、自杀等各类危机事件80余起(次),教育转化违法失足人员3000余人,而且在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发表作品800余篇。曾先后获得全国监狱戒毒系统先进个人、全省“五五普法”先进个人、全省“六五普法”先进个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劳教(戒毒)系统个别谈话教育能手、全省戒毒系统“三项创新”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劳教、戒毒系统优秀通讯员、常德市第五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贡献奖、常德市优秀志愿者、常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常德政府网十佳通讯员等荣誉。

积极开拓创新,心系社会责任

2011年7月,他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倡导并发起开展了“延伸矫治手臂千户行”活动,帮助200余名劳教、戒毒人员修复了心理关系、亲情关系和社会关系,解决了他们无亲可投、无业可就、无家可居和家庭失和、子女失学、征折失地等现实困难,延伸矫治帮教工作经验被《法制日报》专题宣传推介。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常德市图书馆、市司法局、市健力心理研究院和爱心企业先后在所内建立了图书分馆、法律宣传站、法律援助站、心理援助站和过渡性就业基地。2014年以来,先后在鼎城区灌溪镇、武陵区沙河社区指导建立了全市首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以戒毒成功人士肖友斌为示范引领,指导成立了武陵区聚宝戒毒康复服务中心和全省首个民办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帮助300余名戒毒人员修复了亲情,推荐了就业岗位,落实了后续照管,打造了没有围墙的戒毒所,被全省禁毒工作现场会专题推介了经验,国家、省、市禁毒委领导多次现场考察给予充分肯定。

热心公益事业,致力于普法宣传

他热心参与“善德行”、“ 大爱微行”关爱留守儿童、“事实孤儿”爱心公益活动,为使戒毒人员未成年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不因监护缺失而流浪社会、违法犯罪,2014年以来,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和“邻里守望”志愿者活动,主动争取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的支持,在常德市强戒所联合开展了“情暖场所,关爱孩子”爱心帮扶戒毒人员未成年子女公益活动,通过解困救助、心理帮扶、校园助学等形式先后帮助60余名失学、失管、失护、失助的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走出困境,为戒毒人员安心戒毒、戒断毒瘾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他热心致力于青少年的普法宣传工作,从2009年开始常年受聘担任常德市“法制警示教育宣讲团”宣讲员,每年坚持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先后被市七中、中山外语学院等十余所大、中学校聘为学校法制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并受聘担任市关工委 “法制教育宣讲团”宣讲员,每年为学校、机关、企业、部队、街道等单位开展普法宣传,举行法制报告100余场次,15万余名学校师生和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接受了生动的法制教育。他还发起成立了全市首支“禁毒宣传骑行队”,定期组织禁毒志愿者开展“骑行沅澧,禁毒宣传”等活动,践行了戒毒人员警察的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