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民生在线

如何破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的难题

2019/3/8 9:27:20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 李佳芳 通讯员 柯 林 赵登凯):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现已成为大部分学生家长每天雷打不动的“必修课”,由此引发了校园周边交通堵塞现象非常严重,全国上至一线城市下至农村场镇,均不同程度出现上放学期间学校门口路段大规模、长时间拥堵的现象,这也成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管理工作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下面笔者针对这样的交通潮汐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当前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现状

私家车的大量出现,驾驶小型汽车接送孩子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于是,每到上放学期间,每座城市,每所学校周边均会出现相同的一幕:接送孩子的车辆川流不息,人喊车鸣,几乎将校园周边围了个水泄不通。学生家长一时间驾车而来,造成学校周边道路交通严重梗阻,加之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日渐形成一个交通潮汐,一辆辆接送学生的车辆,一望无垠,就如“接送学生车队”。拥堵的交通致使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过往群众叫苦不迭,这种现象不仅是交通安全管理上难题,也是造成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导致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的原因

接送学生车辆违法停车。“接送学生车队”在学校门前长时间的随意停车是加剧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接送学生车队”家长违法停车的行为举止,也是极大地影响孩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一个大因素,学校门前车辆猛增,也不乏“攀比效应”。有些家长骑车接送孩子时看到别的孩子都有车接送,于是“改善”交通工具也是提高安全系数的理由。“接送学生车队”家长缺少言传身教,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淡簿,违法乱停影响面广。通过实地调研,一些学生下车后还要跟车上的父母说两句话,而有些驾车的父母直到看着孩子走进校内,才“依依不舍”的驾车离开,与此同时,接送车流缓慢的如同闲庭散步。

学校周边基础设施不足。学校周边寸土寸金,增设停车场不现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变的越来越贴近生活,不少家庭已经拥有了私家车,学校的职责是培养人材,没有义务考虑车辆停放问题,而接送孩子的家长在学校门前违停,还时常对执勤民警的工作不理解,常发牢骚说:“我接送孩子,不让我停这,那我停哪?”

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或“溺爱”。造成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的现象一年比一年严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据了解,以前多是低年级的学生才由家长接送,而现在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上下学也是由家长“护送”的。另一方面,以前接送孩子用的是自行车、摩托车,现在大多数家长用小型汽车接送。民警在执勤中询问一位在校门前等待接孩子的家长,这位家长称他也不想堵学校门口的路,可是孩子太小,学校门口的车又多,别的学校门口曾经发生过车辆撞学生的事件,他实在放心不下孩子自己上下学,所以只得天天来接送。在调研中看到,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少走路,把小型汽车直接停在了主车道,即学校对面的路口上,交警几经劝阻都不起作用,理由是这是与孩子“约好”的地点,停一会儿就走。家长们关心孩子的安全,却又造成了交通堵塞。交通一拥堵,个别司机“路怒症”又开始犯了,于是,乱调头,不按线行驶等违法现象频频发生,直接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

校园周边疏堵保畅的几点建议

接送孩子本是家庭的事,但现在成了社会的难点、热点问题,且又涉及车辆、行人的交通问题,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密不可分。当然,解决学生的接送难题,主要还是要依靠政府行政部门以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只要重视了,有组织、有措施、有协调,难题也不会成为“老大难”。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协调交通、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大力开展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整顿,努力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净化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高度重视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活动。要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将思想统一到政府的总体部署上来,认清当前校园安全工作方面存在的严峻形势。要做好校园及周边安全保卫工作,努力为学生和幼儿学习生活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协调教育部门,对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涉及师生交通事故的发生;城管要加大对违停车辆的管理力度,减少家长们“一生一车”占用学校门前的停车资源,尽量减少交通拥堵。

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可以学习西方国家经验,在学校周边设置“学校安全区域”,从严查处违法占道、乱停乱靠、摆摊设点、超速行驶、不按规定使用喇叭等违法行为,净化学校周围的交通环境。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在学校周边设置“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警示标志,施划人行横道,安装违停抓拍、减速带等交通安全设施,针对家长接送学生停车难的问题,在学校周边的道路上设置上学、放学时段的临时停车泊位,以方便接送学生车辆停放。每逢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增派民警,在学校路口指挥车辆、疏导交通,护送中小学生过马路。

提升家长的交通安全理念。通过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让学生做管理部门和家长的桥梁,让小手有力的拉着大手去改变交通环境。尽量让家长们做到:提前出门或绕行其他道路,避开交通高峰。不违法占路停车,临时停车即停即离。将车辆停在不妨碍交通处或停车泊位,步行一段送孩子入校。让学生乘公共交通工具,教育培养孩子自立能力。

加大“五进”交通安全安全宣传力度。要经常性组织民警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使中小学师生普遍受到交通安全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进而,起到教育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这样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宣传途径,将交通安全意识影响到每个家庭及社会,达到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的创新。要加强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交警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帮助学校培训交通安全教学骨干,定期到学校上交通安全课,播放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片,为学生讲授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交通法规、剖析事故案例,激发每个中小学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热情,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营造人人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