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廉政建设

两会彰显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心

2019/3/14 14:09:40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孙洪涛 李忠伟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孙洪涛 李忠伟):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科学合理设定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今年的全国两会,彰显了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代表委员认为,减税降费的背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是落实发展为民的实招;今年经济增速保持在6%~6.5%区间,体现了对经济运行态势的科学研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制定和实施外商投资法,将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国内市场会越来越强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甜味很浓。”有网友如是评价。

品尝甜甜的味道,必须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奋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判断。2018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指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命题。今年3月5日下午,他再次来到内蒙古团,话题仍和高质量发展有关,提出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内蒙古有得天独厚的大草原、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大沙漠、大民俗的旅游资源。应当统筹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以产业扶贫支撑,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扎兰屯市副市长杜明燕表示。


“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国家发改委今年和去年两会期间记者会的主题,凸显高质量发展指向。去年,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记者会上说,“我们正在深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问题”。一年后,谈起中国经济新变化,他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非常快,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潜力巨大,新型城镇化正在加快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能力、消费意识不断增强。相信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好“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不断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国内市场将会越来越强大。

中国经济增长6.6%,经济总量首超9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市场主体超过1亿户,日均新登记企业1.84万户……去年交出了一份提气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但与此同时,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此外,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集团董事长孙太利认为,这些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恰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攻克的难题。

在全国政协委员、福州市副市长严可仕看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如何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引导产业从靠规模扩张转型为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二是如何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倒逼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三是如何扭转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引导资金投入实体经济。


降成本补短板发力空间巨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展望今后,最重要的仍然是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保持定力,抓住主要矛盾,找准改革突破口,就能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当前,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后两年,降成本和补短板的发力空间巨大。

“把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首位,这条主线不能变,将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建议,要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严可仕对此十分认同,他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适应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特点,引导实体经济强化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元素的应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引领是关键。”孙太利认为,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立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

——新动能聚合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蓬勃兴旺……许多代表委员认为,中国经济在下行压力下能够保持稳中有进,正是因为有新动能的接续发力。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遵从新发展理念。”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认为,新发展理念集中回答了在新时代条件下,按照什么思路、什么方向、以什么为着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我们将继续下大力气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持续发力。”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曹慧泉表示。

——区域协调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许多委员认为,破解难题,实现各区域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既是当下区域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所在。

北雄安、南大湾,这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新探索。在今年两会期间的首场“代表通道”上,来自粤港澳的三位代表表达了“共担重任、携手追梦”的美好愿景。

——民生改善助推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是人民。更多的民生实惠,更大的民生改善力度,助推高质量发展。

“深化市场化改革可以激发近14亿人的积极性、1亿市场主体的活力,这是我国最大的潜在生产力、创造力。”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只要善于用市场化办法激发需求、优化供给,潜在的增长就会转化成现实的增长。

在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看来,激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品质消费升级,必将有效扩大内需,全面拉动消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