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法院司法

公共法律服务——百姓身边的“法律诊所”

2019/3/14 14:17:29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魏天琪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为顺应“互联网+”、“大数据+”和法律服务个性化、精准化的发展方向,玉皇阁北街司法所积极协调各方法律资源推进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深化“线上”网络平台和“线下”实体平台发展,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直观、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

大力推行“三微两不出”模式,即通过玉皇阁北街司法所微信公众平台、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和社区矫正人员微信群、远程视频微服务,让辖区居民“学法不出家门,找法不出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所属社区微信群,随时线上咨询法律问题;可以“每日一学”,每天收获法治知识大礼包;还可以到就近的社区通过远程视频与兴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值班律师面对面咨询,扩大法律服务覆盖面。

夯实矛盾纠纷化解“防火墙”

结合自治区人民调解“四张网络”建设要求与辖区实际,将调解组织纵向延伸到1个街道调委会、6个社区调委会、43个小区楼院网格调解小组,横向延伸到辖区3家职工200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包括1个批发市场调委会、1个学校调委会、1个建筑公司调委会,实现三级调解网络全覆盖,形成条块结合、相互联接的人民调解格局。推行网格+调解模式,把所有网格员纳入调解组织,将矛盾就地化解在网格,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在小网格内发光发热。建立四支调解队伍,即专职调解员、兼职调解员、纠纷信息员、党员志愿者。现有86名专兼职调解员中有45名党员(10名调委会主任均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每天奔波在基层一线,发挥好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同时充分调动辖区内退休的党员志愿者积极性,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发挥事前预防和纠纷排查作用。因辖区内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多、商业网点多,常见多发矛盾为邻里纠纷(如暖气漏水、下水堵塞、噪音扰民、养犬问题)和婚姻家庭纠纷(如婆媳不和、家庭暴力)等,年均化解矛盾纠纷230余件,去年主动参与化解信访问题68件。

今后,玉皇阁北街司法所将努力践行“司法为民”理念,不断开创工作新思路,积极探索新方法,奋力让基层法治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谱写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