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重庆男子独自进山拍视频失联4天 历时43小时 警民齐心开展生死救援

2019/3/22 18:38:53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代晓容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通讯员 代晓容):3月18日早上,在重庆武隆区白马镇某公司上班的一男子张某外出爬山后失联,武隆公安接到报警后立即投入搜救工作中。他们在坡度接近80度的悬崖陡山上徒手爬山,水中行走,满身满手被刮伤,但没想过放弃,坚持搜救;他们有勇有谋,策动消防、公司以及村社干部等力量,从重庆调来热感应无人机,从社会增援无人机,从涪陵请来蓝天救援队,针对绝地环境制定出细致科学完善的救援方案,于3月21日下午4时许成功救出该男子。整个过程犹如一部历险大片,惊心动魄,随着3天时间救援情节的推进,小编看到了警民齐心,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救援,其中滑下山的那位民警初为人父,孩子才1个多月,万幸只是外伤没有生命危险。目前,张某已无大碍。

男子进山游玩拍视频失联

3月18日上午早饭后,张某告诉同事将独自外出爬山玩耍。3月19日早上,同事见张某未上班,也未在宿舍,手机还无法接通,感觉事情不妙,立即打电话报了警。同事描述,张某平时热爱登山,喜欢拍视频分享好山好水,到武隆工作后,经常跋山涉水。


白马镇派出所知晓情况后,立即向区公安局汇报,并开展部署救援工作。此时张某的手机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经查,张某微信账号发出的最后一个视频是在18日13时许是一段介绍山川风景的视频。视频中,他向大家展示这是白马镇的秀美景色,对面是美丽的盘山公路。

3月19日,派出所全所出动,从周边抽调出尽可能多的警力成立救援小组和巡逻小组,巡逻小组加大对全镇的巡逻力度,寻找张某的踪迹;救援小组通过侦查明确了张某失联的大概方位,同时通过发动村社干部提供线索,于13时许找到张某拍摄视频的位置,该处位于白马镇铁福村刘掰儿屋基附近一坐山的山顶,开车可以达到此处。


策动社会力量成立救援队

找到中心位置,那么该男子就应该在这附近,以此为中心,向外辐射范围进行搜救,应该很快就能找到男子。5名警力从顶往下搜索,直到天快黑也未有任何进展,不得不折返。

至今男子已失联25小时,晚上7时过,张所长动员全所警力,增援2只警犬,策动村社干部和公司职工,组成了一支50余人的救援队,立即召开救援协调会,部署救援工作。他主动挂帅担任组长,与大家一起研究地形,制定出救援方案。


呼救有回应 搜救工作有进展

3月20日早上7点所有救援人员到位,将队分成7个组,3个组从下往上(一个河沟处),4个组从顶往下,开展搜救工作。由于山脉相连,山峰叠错,地形复杂,导致搜救范围无法达到全覆盖。


下午1点过,他们到达一农户时,询问得知,该村民于19日凌晨听到对面山上有人在呼叫,由于声音小,且不持续,也不太确定。这个消息令人振奋人心,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有可能就是有希望,大家都愿意相信是真的。

于是立马大家合声着对面山呼喊张某的名字,持续一会后,依稀听到对面有人回应。

大家心中吃了一颗定心丸,瞬间有了精神和动力,因为大家明白有回应就证明他没有摔成重伤,生还的机会更大。于是立马投入到搜救工作,进攻对面那片山。


村社干部带路,民警们带着职工以及热心群众在陡山中穿梭。因为坡度80多度,他们只有徒手爬坡,时而匍匐滑行,趟水渠,砍树枝,满身被刺刮伤,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救援工作。民警小贺在一下坡处因石头松动,突然滑下陡坡,幸好他反应快,急忙抓住灌木,才未滚落下去,不过满身满手已满是小伤口。担任队长的张所长心有余悸,他说“小贺才当父亲,孩子才1个多月,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如何跟他的妻子和孩子交代。”于是命令小贺返回休息,但小贺却拒绝了,他说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他全程参与救援,比其他人更熟悉。

搜救依旧无果 制定新方案

直至下午3点过,还是无法确定张某的位置,张所长心中惆怅,他担心再这样下去,我们耗的是时间,而张某耗的就是生命,耽搁不起。于是他立即策动多方力量,从重庆增援到一台热感应无人飞机,从社会上增援了一台无人飞机。

下午4点,消防队员到达现场,所谓英勇无惧的消防男儿看到这陡峭的山坡时,内心也是不平静的。


当天参加搜救的人员起的早,吃的少,累的慌,体力严重透支,个个腿脚发抖,全身无力,不敢再次冒险下山或者爬山搜救,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滑下山坡,生命不保。

派出所警力是整个救援队的主心骨,张所长担心大家的身体,于是命令所有队员暂停休息。但搜救工作不能停,考虑到已有的搜救队设施设备不到位,于是着手联系涪陵蓝天救援队,他们比较擅长悬崖等绝地环境的救助。

热感应无人飞机上场

下午6点过,热感应无人机到位,立即投入使用,对附件山脉进行全覆盖探索感应。每次充满的电池能持续飞行10分钟,几组充电电池交替使用。时间就是生命,操作人员一夜没合眼,一晚上在荒郊野外做的重复的下电池—充电—上电池动作,伴着风雨,在黢黑的崇山峻岭里寻找那一点热度。

凌晨5时许,就在所有人内心都接近绝望的时刻,操作人员尖叫,他探索到了一个活体,应该是张某,他还活着,红外辐射能量分布视频里显示他一只手在不停挥动。

由于热感应是通过红外线反应物体,无法确定张某位置。于是候在一旁的无人机闪亮等到天刚亮就登场,通过镜头不断的的推进与拉远,寻找张某的精准方位。

该处是在前2日搜救几座山旁边另一山的背面涯壁上,约海拔600米崖,壁坡度近乎90度,悬崖垂直距离接近200米,距离起山顶公路处约4公里,上面是陡坡,下面悬崖,所以张某被困此处上下两难,位置也异常难找。

无人机闪亮登场 成功定位

早上7时许,无人飞机确定了张某的位置。村支书带路,救援队员在9点50左右过达到张某所在之处,与之见面。

此刻张某身体严重脱水,极度虚弱,无法说话,但没有外伤。张某看到救援人员来了,激动落泪,用救援队员的帽子遮住头,哭了一把。

张某70多小时未进食,能有现在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况,很难见,也很幸运,前2天下了雨为他创造了生存机会。

救援人员为其初步检查和补充水分,待其稍作缓和后,第一时间与在山顶指挥的张所长通了电话,也与在此等候的妻子通了电话。此刻,电话那头和电话这头全是哭声,现场搜救人员也喜极而泣,想起巴巴掌。妻子深深鞠躬,感谢武隆公安,感谢公司的同事和领导,感谢村社干部,感谢所有为此付出努力的热心群众。

后续救援难上加难 蓝天救援队出场

人找到了,可如何救援呢?如果向下走,路程虽远一些,可要省时省力些,但危险系数更大。如果向上爬,路程虽近,可爬坡难度更大,不过危险系数稍低。为了保证大家安全,采取向上走的办法,但搜救队基本非专业,于是立即请求蓝天救援队前来支援。同时挑选精干力量,兵分2路,用弯刀和锄头开路,做好先期准备。


上午10点过,蓝天救援队到位,步行到张某上方的悬崖边,通过绳索将救援队人员逐一拉上,然后再通过接力抬担架。在接近6个小时的奋战下,下午4时作用,张某被成功救出。


此时,张某与家人拥抱,随后医护人员立即对张某做全身检查,并进行治疗。目前,张某已无大碍。

民警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外出登山游玩,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不要选择陌生的路线,谨记安全第一,如果遇到任何意外,应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张某被困山崖后,一直相信自己可以走出来,直到手机没电关机时都未拨打报警电话,因此耽搁了救援时间。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