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民生在线

“不向命运低头,做时代强者”专访山阳籍媒体爱好者陈维才

2019/5/8 10:17:19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徐庆涛 杨天赐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徐庆涛 杨天赐):陈维才,男,汉族,陕西山阳人,大专文凭,现供职于陕西知行教育有限公司。近些年,被《三秦都市报》、《陕西农村报》、《农业科技报》、《阳光报》、《陕西网》等媒体聘为通讯员,在2018年1月31日召开的山阳县第六次残代会上被授予“自强模范”称号。特别是近几年,在各大媒体推荐宣传家乡山阳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一个不愿向命运低头的人,一个忍受着身体巨大疼痛依然坚持追梦的人,一个依托媒体把家乡山阳宣传推向祖国各地的人,他就是陈维才。


陈维才出生在山阳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上学到参加工作,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他回忆2007年6月,时常感觉到自己腰疼,刚开始没太注意,疼的难以忍受的时就去做推拿或者买些膏药。腰的持续疼痛连正常的走路都感觉到吃力,最终辞退了工作,专门看病。先后在山阳县医院、西安红会医院检查,确诊患了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股骨头坏死,他如晴天霹雳。当时医生说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需要一大笔钱,由于家庭拮据凑不够手术费,最终采取保守治疗。

他的弟弟说:“哥哥最后病情发展到无力行走、发烧等症状,为了给哥哥看病家人变卖所有粮食筹钱,送到哈尔滨的一家医院住院治疗长达四个月之久”。为了给哥哥看病,左邻右舍也没少对他们家帮衬,年幼的他上山挖药材卖钱给哥哥治病。

出院在家调养休息的日子,陈维才在家百般无聊,做为一个男人看到家庭生活困难,看到父母两鬓斑白,看到邻居们对他家的关心帮助让他自己感到羞愧难当。他决定出去打工,“我要变得坚强起来,不管怎样,生活要继续,梦想还未完成”,他把心里的想法告诉家人。

由于他对生活的热爱,为了适应工作和生活需要,他看书学习坚持锻炼身体,很快康复,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2011年,在西安一家公司成功应聘,由于工作能力强很快受到同事们的认可。业余时间爱好写作,特别关注通讯新闻,经媒体老师推荐他被《三秦都市报》聘为通讯员,当第一篇和别人合作的稿件完成时,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为珍惜通讯员这份工作,他更加勤奋学习,向资深媒体老师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至2018年连续四年被《三秦都市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作为山区长大的孩子知道父辈不容易,从小在内心种下了爱的种子,看到邻居种的粗粮、养的木耳、土鸡蛋……无销路时,他就想办法联系县城和西安的朋友,每次回来都从老家带一些绿色食品让朋友们尝尝鲜,同时也让父老乡亲补贴了家用。


2011年至今,陈维才所撰写的新闻稿件被《三秦都市报》等多家媒体采用,有近300篇,近二十万字宣传山阳、商洛、陕西有关的新闻稿件被《陕西农村报》、《农业科技报》、《阳光报》、《西安商报》等刊登转载。为了撰写优质稿件,忍着身上的剧痛,他没日没夜地写稿,背着一副相机四处奔走,大家时常看到他在新闻第一现场或者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里走访……陈维才急老百姓只所急,写老百姓只所爱,疼老百姓只所疼。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如今陈维才的愿望,希望在外更多的山阳籍企业家时刻情系家乡、心系家乡,在返乡创业、回家发展的同时,利用网络媒体积极穿针引线,广泛宣传山阳、推介山阳,使外界更多地认识山阳、了解山阳、青睐山阳、投资山阳,为脱贫攻坚助力、为家乡发展添彩。


他表示自己也是幸运的,身边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助他、支持他,给予他关爱,谢谢所有的人。虽然众多媒体有他发的稿件,但是陈维才深知自己不够优秀,不是什么作家,不是什么记者,只是那个需要记录新时代烙印的记录者。不过他已经在这个有爱的世界找到了自己的心灵位置,并在努力追梦的过程中慢慢蜕变自卑的那个自己,所以他特别珍惜,因为他非常幸运,因为有爱的力量一直向梦想的人生逐渐前行,活出精彩的美丽人生。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