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法院司法

福田法院如何建立制度闭环,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驶入“快车道”

2019/5/21 11:22:14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 (李佳芳):近年来,深圳福田法院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将制度建设贯穿于改革始终,专门成立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制度的引领和保障功能,围绕审判监督管理改革、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诉讼机制改革三大重点项目改革成果进行制度固化,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审判监督管理“五化”变革、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被最高法院《司法改革动态》专题刊发,多项改革在中央、省、市各级改革研讨会、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推动审判质效再度攀升,2018年受理案件126503件,结案107301件,收、结案总量和法官人均结案数再创历史新高,均位列全省基层法院之首,全国基层法院前列。


筑牢权力运行制度链条

构建审判监督管理“五化”新模式

福田法院以保障审判组织依法独立办案和确保公正高效审理为两个立足点,通过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审判监督管理方式法治化、标准化、精细化、公开化、信息化“五化”变革。

权责配置法治化

全面修订《审判职权配置规定》《专业法官会议工作规则》《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等落实司法责任制核心制度,细化权责清单,强化专业法官会议统一裁判标准功能,明晰审委会宏观指导定位,通过设立逐层过滤机制进一步优化审判权运行。2018年全院各庭室召开专业法官会议287次,审委会讨论案件仅9件,绝大多数疑难复杂案件通过内部讨论解决。

司法裁判标准化

制发《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办理流程工作指引》《承办法官自行发现生效裁判确有错误需要进行再审的工作指引》等10余项细化标准和指引,规范司法行为和自由裁量权;制定《案例培育实施办法》,建立精品案例的培育发现、筛选报送、采纳奖励等常态化机制,树立高质量办案标杆。

审判管理精细化

制定长期未结案件、民事案件上诉移送、重大敏感案件、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管理办法,重点监督管理超审限、涉众敏感案件,明确办案流程,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审判权规范高效运行;围绕《法官业绩绩效考核细则》制定司法作风、调研、基本结案任务核减等6项考核细则,全面科学考量法官工作绩效。

司法监督公开化

修订《直播录播庭审活动实施办法》,贯彻庭审“以直播为原则,不直播为例外”,庭审公开实现常态化,2018年开展庭审直播2684场,被中国法院网评为“2018年直播量增长前40名法院”;制定《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与高等院校建立第三方案件质量评查新机制;出台《自媒体平台管理办法》,促进自媒体和社会媒体融合发展,官方读特号被深圳特区报社评为读特“十佳”深圳号。

监督管理信息化

出台《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以“融·智·慧”三大平台建设为核心,建立项目流程内控管理标准化体系;引入“矩阵”电子卷宗系统,制定《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工作指引》《电子诉讼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打造无纸化高质效办案模式,推动司法履职线上化、监督管理智能化。


构建多元解纷制度体系

打造“枫桥经验”城市新样板

福田法院作为全市首家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单位,将传承“枫桥经验”与强化制度支撑同步推进,形成以“全流程信息化、共协同多元化”为核心的改革模式,入选2018年深圳市首批实践创新项目示范类项目。

解纷主体社会化

出台调解员管理、爱心调解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发布公益广告,激发社会参与,目前已吸纳41家特邀调解组织和395名调解员;与福田区司法局、深圳大学法学院、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中心等20家单位或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司法资源与社会资源融合共享;设立多功能的诉调对接中心,实现调解管理集约规范化,2018年受理先行调解案件34802件,调撤案件7345件。

法治保障系统化

全省首推在线司法确认,制定《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规程》,30家在线司法确认工作室在福田基层社区、调解组织、商业园区全面铺开,司法确认综合用时由一天缩短至半小时,有效避免调解反复,有力促进矛盾就地化解,2018年办理司法确认3504件,同比增长十倍以上,群众认可度显著提升;出台《诉调对接工作规程》《关于民事案件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负担的裁判指引》,推行调解前置程序,建立诉调深度衔接机制,运用诉讼费减免杠杆等机制,支持与引导诚信理性诉讼。

多元调解智能化

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开发了“融平台”,配套制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信息化平台操作规程》,建立智能调解方式,具备调解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类案推送、在线评议、转诉讼立案六大功能,在全国率先实现诉前调解案件全流程线上管理,使群众享受到更高效便捷的调解服务。2018年融平台导入各类纠纷29640件,调解成功、转诉讼立案20114件,成功亮相2018首届“数字中国”峰会。

纠纷化解专业化

通过建立特邀调解制度,在互联网、房地产、高科技等专业领域广泛招募专业人才成为特邀调解员;整合专业调解资源,在全市率先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咨询专家委员会,囊括全市36家医院的102名专家,同步制发《医疗调解咨询专家委员会工作规程》,健全调解员先调、专家调解委员会评议、第三方鉴定程序前置等配套机制,提升多元共治专业化水平。


聚焦诉讼改革制度创新

培育现代司法审判新机制

福田法院主动适应辖区发展司法需求,着力缓解人案失衡矛盾,以制度创新推动诉讼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发力提升整体司法质效。

深化繁简分流改革

陆续出台了《立案工作繁简分流实施细则》《关于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繁简分流改革文件,在立案、刑事、民商事、执行等领域全覆盖推进,搭建起繁简分流简案快办机制改革的“福田标准”制度体系。2018年该院通过简案快办机制办结案件87991件,实现以不到30%的人力办理全院82%的案件改革目标。

创新审判模式改革

开发建设了“巨鲸”智平台,同步制定《网上诉讼平台审理规程》,打造“互联网+金融”审判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金融类案全流程线上办理,案件办理周期成倍缩短;配套制定技术调查官选任和参与诉讼活动相关管理办法,强化互联网、金融等专业领域的技术事实查明能力。智平台2018年收案30410件,结案29292件,获最高人民法院与电子政务理事会颁发2018 ?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应用(APP)奖项。

推进刑事诉讼改革

坚持以审判为中心,制定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定适用、证人鉴定人出庭等多项工作指引,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和规范化;在全省率先建立全覆盖多层次的法律援助体系,出台《关于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施细则》,实现辩护率达100%;制发《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操作指引》,构建刑事远程庭审模式,优化审判流程衔接,速裁案件办理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内。

深化家事审判改革

通过制定《家事观察员工作规程》《家事调查员工作规程》等制度规范,创设“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家事观察员+专业社工”四位一体的少年家事审判新型机制,试行离婚、抚养与财产分割分离裁判;与深圳市慈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等社会组织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强化对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心理疏导、行为矫正和诉后帮扶。改革项目入选2018年深圳市首批实践创新项目培育类项目。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