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安检察

让党旗在“帐篷警务室”上空飘扬

2019/6/19 14:23:08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中在长宁县双河镇,震源深度16千米。地震发生后,长宁县公安局第一时间启动《长宁县公安局地震抢险救灾工作方案》,成立地震抢险救灾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一级勤务、加强型联合指挥部和加强型巡逻防控。


各党支部迅速集结警力,短短的20分钟内,各支部450余名警力分片集中,分批次赶赴地震灾区双河镇、梅硐镇开展抢险救援、维护秩序、安抚群众等各项工作。为形成对参与救援力量的统一调度指挥,临时指挥部党委在双河中学、笔架广场、文化广场三个安置点分别设置了三个“帐篷警务室”,每个警务室插放一面党旗,党建引领救灾,党建统筹勤务。各方警力进驻高扬党旗的帐篷警务室,统筹安排各安置点的救援抢险、交通疏导以及警务处置工作。

6月18日傍晚,在双河中学安置点“帐篷警务室”外,值守的党员民警彭长春在地震后已不间断巡逻十多个小时。胡茬满脸、双腿肿胀,神情已非常疲惫。但一旦站在党旗下,彭长春立即又直了直腰背。这里是长宁片区党支部第二党小组支援震区的执勤点,是长宁镇片区支部支援震区警力工作的主战场。


在笔架广场安置点,三名执勤民警(队员)矗立在“帐篷警务室”旁高扬的党旗下,他们承担着秩序维护和巡逻的职责,从黑夜到黎明、再到日落,或是一圈圈的巡逻,或是在执勤点站岗,不眠不休,守护着群众的平安。

“同志,除了救灾车辆,这边不能通行,谢谢理解支持!”交警大队设置的交通管制卡点紧挨着双河镇第三个灾民安置点——文化广场“帐篷警务室”,这里同时也是双河地震临时指挥部设置的第三个党员服务站。教导员陶于江正在劝导一名驾驶员快速驶离,为救灾车辆让出通道。“兄弟些眼睛都熬红了,但没得一个人请假,都是好样的!”

在高扬着党旗的“帐篷警务室”内,地震灾区治安管控、秩序维护、群众救助等各项正有条不紊的展开。截止目前,共疏散劝离各类车辆8000台次,救助灾区群众500余人次,抢救伤员70余人,协助武警和消防官兵从废墟中搜救群众9人,其中生还6人。


党旗之下,用坚守诠释忠诚和担当!党旗之下,用肩膀扛起了责任和使命!党旗红艳,藏蓝纯粹,是灾区最美的颜色!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