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安检察

十年来,深圳的刑事犯罪有什么变化?深检君以大数据告诉您…

2019/6/27 17:49:41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生活在深圳,每个人都希望这座城市平安祥和,那么,深圳的社会治安到底怎么样?最近,深检君对2009年和2018年的刑事犯罪数据,进行了一番对比。

据统计,近10年,深圳市刑事犯罪总量持续高位徘徊,总体呈上升趋势。

案件如山,责任重大,检察官的就餐时间,因为讨论案件、赶制报告、外出开庭经常性地又双叒被耽搁啊……

深圳主要犯罪类型有哪些特点呢?小编带您详细了解一下~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呈大幅飙升趋势

全市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人数从842人增长为6778人,增长超过8倍。尤其是2011年“醉驾”入刑后,涉嫌危险驾驶罪的人数从501人激增为6104人,增长超过12倍。所以,如果大家都喝酒不开车,深圳的案件会少很多!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呈上升趋势

受理审查起诉人数从2001人增长为4077人,增长超过2倍。主要集中在金融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走私犯罪等方面,特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金融犯罪等呈高发趋势,约占涉金融犯罪的63.48%。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呈上升趋势

受理审查起诉人数从6335人增长为11412人,增长超过1.8倍。主要集中在涉毒、涉赌、涉黄犯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呈下降趋势

受理审查起诉人数从3865人减少为3294人,下降14.77%。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持续下降。

侵犯财产犯罪呈下降趋势

受理审查起诉人数从13109人减少为9966人,下降了23.98%。一方面,抢劫、抢夺等犯罪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盗窃、诈骗等犯罪大幅上升。

抢劫

抢夺

盗窃

诈骗

2018年

505人

69人

5926人

2953人

与2009年

相比

89.86%

95.02%

49.68%

79.32%

嗯,总结起来,就是主要犯罪类型“三升两降”,关键是,最影响咱老百姓安全感的严重暴力犯罪持续下降了!毕竟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身外之物啊。

当然,作为善于思考的深检君,还是要进一步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因素的:

法律与社会政策的因素

如2011年“醉驾”和“三次走私”入刑,其后该类犯罪迅速增长。

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社会发展不平衡,使得流动人口和低收入群体聚集区,容易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市场经济衍生大量不正当竞争行为,假冒伪劣现象突出,更有一些犯罪分子打着金融创新、“互联网+”的旗号从事非法勾当。

特殊地域因素

深圳毗邻港澳,走私案件数量在全国最高。城中村多、面积大,是盗窃、黄赌毒、黑恶势力、故意伤害等传统性犯罪的主要滋生地。

科技因素

表现为侵犯企业研究成果或商业秘密的行为日渐增多;借助互联网,一些犯罪行为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境内转移到境外,行为隐蔽性更强,犯罪防控、调查取证、法律适用难度加大。

不过,高科技也给惩防犯罪带来便利:通过生物识别等技术,一些陈年积案、疑难复杂案件得以侦破;监控的健全,压缩了实施犯罪的空间。

犯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从刑事司法的角度看,当前的惩防犯罪体系从理念到制度和措施,都有改进的空间。

深检君认为,首先,要贯彻谦抑慎刑的司法理念,刑罚关乎他人财产、自由乃至生命,入罪必须要执行最严格的标准。

第二,构建以非羁押为中心的刑罚体系。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对于轻刑犯,以非羁押诉讼为常态,以羁押诉讼为例外;对符合不捕条件的案件,特别是无逮捕必要的案件坚决不捕,不盲目追求办案数和批捕数;深入推进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加大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适用力度。

第三,加大新型犯罪的防控力度。针对互联网犯罪、知识产权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新型犯罪上升的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防范意识。

最后,综合施策,降低重新犯罪率,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提供必要的救济和帮扶等等。(来源:深检君 )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