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层风采

不顾自家顾大家 大灾彰显人民警察真本色 用使命托举生命 ——记四川长宁双河镇派出所“熊猫眼”所长邓彬

2019/7/1 15:50:16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喻强

被灾区人民亲切的称为“熊猫眼”所长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 通讯员 喻强):6月17日,伴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6.0级地震侵袭,长宁县双河镇成为了地震震中区。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有这样一位民警,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金盾卫士的使命担当,他不顾自身安全,身先士卒、临危不惧,舍小家顾大家,带领全所干警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由于连续奋战12天,他眼窝深陷,黑眼圈严重,声音沙哑,脸部变形,因此灾区人民亲切的称他为“熊猫眼”所长邓彬。


(在接受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记者采访时的视频中清晰可见,邓彬的眼睛已经变形,答记者问的时候声音嘶哑。)

冲在灾区第一线

时间回到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长宁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中位于邓彬工作所在地双河镇。灾情就是命令,就是冲锋号。地震发生后,邓彬立即从长宁镇家中出发,沿着宜叙高速公路奔赴救灾第一线。一路上,余震不断,山体垮塌严重,碎石乱飞,他全然不顾自身安危,焦急如焚,只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他脑子里反复回响这样一句话“时间就是生命”。

在前往灾区的路上,他接到了国家应急部,四川省应急厅,宜宾市公安局,长宁县公安局,长宁县委县府和多部门领导询问灾情的电话。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他更加担心百姓的安危……地震余波未平,邓彬便第一时间赶赴救灾第一线,带领全所民警、协警一边投入救援,一边统计当地灾情最新情况迅速向上级汇报。

冒死救出6人,转移一千多名师生和几百名群众

期间,他协助武警官兵徒手从废墟中救出双河镇东街陈兵海一家2人和陈兵海隔壁一家居民1人,并和同事疏散几百名群众离开危险范围。又一次余震袭来,当得知双河西街还有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孩子窝在老房子里,邓彬不顾余震的危险,他分别背着老人和小孩迅速离开危险地带。经过奋战,只剩一位老人还没有脱离险境,此时建筑物的砖块因剧烈摇晃不断掉落下来。眼看老人就要被砸中,邓彬跨步冲上去,一把将老人拉到身边背在背上。刚冲出房子,屋塌了,老人安然无恙。刚救出这位老人,旁边的居民大声呼喊,官兴卫生院院长杜采同不幸遇难,他的妻子还在屋子里,邓彬第一时间冲了过去,却被武警官兵拦住了,武警官兵说:“已经有两名专业的武警进去了,先等他们去救援。”一旁的居民竭力劝阻说:“你也有一大家子人,那老房子现在承受不起过多的重量,不能贸然行事,不然会把你的命也搭进去。”看到邓彬停住了不要命的脚步,大家也为他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余震再次发生,双河镇东西南北四条街都是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街,房屋年久失修,居民非常危险。这也是邓彬最放心不下的地方。他带领民警逐一排查,大地暂时停止了摇晃,但满天飞舞的灰尘从四面八方袭来,叫人喘不过气,睁不开眼。几分钟后,才逐渐清晰,邓彬强睁双眼,对着老街大声喊话:里面还有人没有?我们是双河派出所的民警,有我们在,大家不要慌,不要怕!听到的请回话。此时,从老街和老街旁的双河中学,传出阵阵哭喊声……此时,邓彬意识到镇上的1所中学、3所小学(双河小学、上西小学、犁头小学),还有几所幼儿园急需救援。他立即召集民警和协警分组救援,在频繁发生的余震中以最快速度分别赶赴这几所学校,开展救援工作。他赶到学生最为密集,有住校生的双河中学。带领民警成功疏散学生和群众1000多人,快速有序地将双河中学的1000多名师生和老街的几百名群众转移到双河中学运动场应急避难安置点。

不顾自家顾大家和妻子的通话

执行救灾任务时,邓彬接到妻子关切的电话:“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必要的时候,也要到空旷的地方躲一躲好吗?他说:还有很多老百姓很恐慌,需要转移,等会再说吧!

女儿的来信《照片里的故事》

远在绵阳读书的女儿也非常担心父亲的安危,为爸爸写了一封信:

《照片里的故事》

手机里的一张张照片让我移不开眼。

照片里,天异常的明亮,树木郁郁葱葱,但地上到处都是破砖烂瓦,房屋塌陷,道路裂开,瓦砾混着暗红的鲜血,灰尘在空中飞舞,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开,尸体被残砖压住,血肉模糊,面目全非,瞪着的眼睛死不瞑目。时间停格在那一瞬间。哭声,哀嚎声全部定格在这张照片里。

多少人在这场如虎如啸的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多少人在这场冷酷无情的地震中丢掉生命,多少家庭在这场无妄之灾中支离破碎……也许还有一个个孩子在等待妈妈的归来,也许还有一个个老人盼着儿女的重逢,也许还有一个个老师在守候着学生的相聚。

而这场惨不忍睹的地震震中地点是: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那是我的家乡,那是我的爸爸工作的地方。

在6月17日的晚上,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发生了6.0级地震,而当时我的父亲在长宁县长宁镇休息,当地震时,他马上把我的妈妈送到安全地带,本以为就在车里过夜,但当爸爸收到一条短信“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是本次地震的震中心时,爸爸把妈妈放在一旁独自开着车在摇晃的公路上行驶,爸爸心中只有一句话:“一定要救出双河的人民!”无论高速公路怎么震动,无论路旁的建筑怎么塌陷,无论小树怎么断掉,无论雨有多大,无论路有多泥泞,车速仍然不变,爸爸坚定的眼神也不会变。

余震不断,大雨不停,哀声不止,我在绵阳担心地给爸爸打电话问他还好吗?爸爸一个劲儿地回答好,但我听得出爸爸的声音充满疲倦,爸爸一定昼夜不分的救灾,爸爸一定又多了几根白发,爸爸一定多了几丝皱纹,身为警察当然冲在前线,身为为人民服务者,当然冲在前线!

生命是微弱的,但精神是永久的,强大的。

照片里仍是一番破旧不堪,尸体横放。当在照片中还有一抹淡蓝色,那是一个身穿制服的警察!

以上《照片里的故事》就是他女儿写给他的信件。

多次挂断女儿的电话

6.17地震发生后的第五天,女儿再次给邓彬打来电话。这一次,他接了,这是他简短和女儿通话甚至挂断女儿多次电话后的第一次比较完整的对话。“爸爸我可想您了!幺儿,爸爸也想你啊!”“爸爸,之前你为什么不接我电话,我好担心你,有一次接通了,您为什么不说话?您那边好吵啊,现在您还好吧?”“幺儿,爸爸很好。你要安心学习,别担心我。”并打趣地说:“长大以后,你也要做一名警察,到宜宾工作,这样你就可以天天看到爸爸了......”话还没有说完,余震又一次次发生,他狠心地又一次挂断了女儿的电话,又一次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一双熊猫眼,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艰难的战斗中......

民警本色

到记者发稿时,邓彬同志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守护一方平安,未曾回家一次。

大灾大难考验大忠大诚。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邓彬,一名普通的基层派出所所长,以听党指挥的忠诚之志,以血脉相连的爱民情怀,以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不顾自家顾大家,用使命托举生命,彰显了人民警察真本色。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