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公安检察

四川广元交警“六个强化”抓毒驾源头管理成效好

2018/6/12 9:14:22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柯林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四川讯(李佳芳 柯林):为加强涉毒人员驾驶证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四川省广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近年来结合车驾管实践,探索形成了“六个强化”措施,从源头禁止“毒驾”行为。截止目前,全市已重点筛查人员2500余人次,查处涉毒违法犯罪20起,移送打击20人,注销涉毒人员机动车驾驶证15本, 抓获网上逃犯3人。

强化梳理排查。在驾驶证初领、换证、补证、暂扣恢复考试等业务受理环节,车管所窗口工作人员坚持利用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全国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等信息系统,将驾驶证申领人、驾驶人信息与吸毒人员登记信息进行集中比对,对驾驶人是否存在吸毒史进行排查甄别,对吸食、注射毒品和戒毒康复人员依法不予受理业务,并注销“毒驾”机动车驾驶证。坚持按执法程序办案,通过邮寄信函、推送短信等方式,及时提醒告知正在执行强制戒毒、社区戒毒的驾驶人,限时申请注销驾驶证,未收回机动车驾驶证的,依法公告机动车驾驶证作废。

强化信息研判。车管所坚持每季度对全市“毒驾”源头管理形势进行一次研判分析,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每月从车驾管系统提取业务数据,对“两客一危”、重中型货车、校车、出租车等重点车辆驾驶人,会同交通、应急等部门,依托系统平台,对业务数据进行碰撞,如发现驾驶人系吸毒成瘾未戒除人员的,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取消其从事营运的资格,防范隐患车辆和驾驶人上路,坚决杜绝有吸毒记录的驾驶人参与营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强化现场检测。车管所在证照、考试、执法等业务科室之间,建立吸毒检测和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成立了“毒驾”整治行动小组,配齐唾液、尿液快速检测试纸等专用工具,在日常车驾管业务办理、服务群众中,加强对“毒驾”违法行为的发现力度和执法力度,保持严管、严查高压态势。对驾驶证业务受理时,一律开展现场检测筛查,发现驾驶人有吸毒嫌疑的,立即控制当事人,进一步开展尿液检测和调查取证,呈阳性的,移送辖区派出所或禁毒部门进一步处理。

强化警种协作。支队主动与禁毒、治安、情报、派出所、医院等单位和警种对接,互通情报信息,分享数据资源,定期研究阶段“毒驾”整治措施,明确整治过程中各警种职责和协作办法。车管所在车驾管业务受理中,发现驾驶人存在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精神恍惚、神智不清、胡言乱语等吸毒特征表现的,进行“毒驾”抽查检测,并会同禁毒部门规范询问驾驶人、现场检测、系统核查、尿液检验、采取强制措施等执法办案流程,做好衔接工作,形成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精准打击的良好局面。

强化业务培训。支队每季度组织民(辅)警进行毒驾查缉全员培训,让业务全面过硬的民警充当教官,提升毒驾战术水平和个人安全防护基本能力作为培训重点,讲解《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等法律法规,对执法流程、执法技巧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授课。邀请禁毒、医院等单位的专家来队,讲授对吸毒人员面部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心理变异情况的辨别方法,提高民(辅)警在车驾管工作中对“毒驾”违法机动车驾驶人辨认能力,将有吸毒史的人员阻止驾驶人队伍之外。

强化宣传引导。近年来,车管所着眼提高人民群众禁毒意识和抵制毒品危害的能力,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坚持利用LED宣传显示屏、主题展板、宣传橱窗等载体,持续宣传毒驾典型案例,让提高群众对毒驾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的认识。在“6.26”国际禁毒日、“12.2”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日等重要时机,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短信等平台,向车主和驾驶人推送“毒驾”的危害等提示信息。指导各基层大队派出宣传小分队,深入辖区运输企业、多车单位开展上门宣传,教育广大驾驶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督促客运企业履行好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在车管所各业务大厅公布举报电话,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赢得社会公众对“毒驾”行为打击整治的支持和理解。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