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法院司法

婚内借贷“离”后算,暖心调解化心结

2022/8/19 11:41:57 来源:法治廉政网视   作者:徐庆涛 汤家登

本网讯(徐庆涛 汤家登) 离婚一年后两家再起纠纷从报警调处到对簿公堂究竟是何缘故?恩怨情仇意难平王某和李某两家世为邻里,两家子女两小无猜,成年后,两家喜结连理,小夫妻婚后生育一子。本该是幸福美满的两个家庭,却在结婚两年后走向离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前儿媳小王曾向前公公老李借款3万元。离婚后老李夫妇对于女方与自己儿子离婚、孙子成了单亲家庭孩子一事无法释怀。在小王从外地回娘家时,前婆婆与小王发生纠纷,报警处理后经民警调处仍僵持不下,最终老李以前儿媳小王拖欠其3万元借款未还为由将小王诉至法院。


万语千言总是情双河法庭在电话调解无果的情况下择期开庭,开庭当天前两亲家作为代理人到庭,见面就火药味十足,气氛紧张。考虑案件是掺杂婚姻家庭纠葛的借贷纠纷,法官遂决定先庭前调解。经法官沟通了解,双方矛盾根源并不是钱的问题,只是气难消、意难平,同时也因之前报警处理后三天的对峙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双方为子女的成长与生活付出十数年的情感与心力,最终因婚姻的破裂付之一炬。这次第,怎一个“怨”字了得!


暖心调解化纠纷法官梳理出双方矛盾根源,随即从两家近年来交往、孙子抚养、子女未来生活发展等家庭情况入手,耐心开解,释法明理,两位代理人终于冷静下来,理性的沟通,相互放下埋怨与指责,均作出让步,最终达成调解。困扰双方家庭的心结就此打开,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对子女的生活总是充满期许,也希望子女能按照父母的规划过上好日子。而两代人的思想和观念有较大差距,很多时候容易事与愿违。在婚姻家庭中,发生矛盾纠纷,冷静理性的处理是对家人的负责,更是对未来生活的负责。(陕西省旬阳市法院供稿)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