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廉政文化

安徽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名的传奇由来

2018/12/25 9:27:15 来源:中国廉政建设网   作者:赵汗青 张丙奇 刘欣华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曾经有着一座玲珑剔透的小山。明朝以前叫窑山,窑山对面有山,名无影山。永乐元年成祖把这窑山改成塔山,到了民国后期,又改叫窑山。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成了今天的姚山。

姚山村5000多人,竟无一人姓姚,这其中的缘故,请看记者慢慢道来。

窑山陶器的历史

为什么叫窑山呢?顾名思义,古人在这里建窑烧制陶器,窑建多了,山也叫成了窑山。

窑山陶器窑口,器形较大,因陶器胎质具有透气特点,常被用作储水或喂养景观鱼的器皿。早在《中国文化报》1994年10月16日载文《龙山文化与舜“陶河滨”》中所说:“精美的黑陶制品与蛋壳陶是以舜为代表的一代陶工的伟大创造,闪烁着文明曙光的蛋壳陶,人们可将其称为‘舜陶’”。

汉代以来,窑山山土烧制而成的陶器具主要用于生活中,有瓦、缸、罐、盘、壶、盆等器物,有绳纹、网纹、弦纹、篮纹、刻花纹、指甲纹等纹饰,并以素面无纹者居多,部分夹砂陶器饰有简单花纹,且具有明显的装饰色彩。

窑山陶器原料是由山上黏土经过淬取而成,粘土的性质具有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制成的陶器放在窑内烧制,温度达到700度可成陶器,这样的陶器即可盛水;且耐高温,耐腐蚀,质地也坚固。但其可塑性较差,易碎。

窑山最后的陶匠赵振军

当地窑匠传承人赵振军介绍:窑山制陶匠人终日与泥土打交道,在拉坯制作陶器时一身泥巴一身水,其辛苦程度非常人所能忍受。在陶器制作作坊内,师傅腰系围裙,坐在转轮前精心制作拉坯,徒弟则在一般打杂,做一些笨重的体力活儿。因为陶器的形制较为简单,徒弟跟着师傅一年半载,便可以上手做拉坯。徒弟开始做时,往往会有一些残次品,师傅把这些残次品拿起,向徒弟讲说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在师傅的反复指导下,经过多次实践,有悟性的徒弟很快就会掌握技术要领。

由于陶器用品主要在乡村农家,农家人生活简陋朴素,和面、淘菜都用这些陶制品。农家人使用的瓦罐大致是烧制较为粗糙,系一般泥土烧制而成,或用于提水或当做夜间便溺器的“尿罐”使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窑山有成语叫:“二分钱放在窑山,稳缸定盆。”意思是窑山陶匠收了二分钱定金,非常守信用,客人要什么,就给烧制什么。

在窑山还有个习俗叫:“窑山还是个养穷人的地方!”就是说当地穷人也好,外地穷人也罢,只要来到窑山,随便从任何一家窑匠家,担一担瓦罐、瓦盆到乡村里换钱兑粮,卖完之后,再把本金送回窑山。当然,也有卖杂货的店铺经营窑山陶制品。窑山还有一种特殊用途的陶盆,这种盆子很小,口径约15cm,高约5cm,系死人殡葬时做陪葬品的“老盆”。小户人家死了长辈,没有金银财宝做陪葬,只有用一个瓦盆送于老人在阴曹地府内使用。豫剧《穆桂英挂帅》中有一句唱词:“……百年后谁与摔老盆”,这个“老盆”就是晚辈对死去的长辈所奉送的最后一件礼物。

如今,窑山因环保问题,加上成本太大,烧制陶器的陶匠基本上没人干了。今年已55岁的赵振军说:“我是窑山最后的陶匠了。”

陶制器物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渐行渐远,她宛如一位羞涩万态的少妇,忘却曾经的辉煌,忘却曾经蒙受的万端宠爱,蒙着一袭面纱,悄然掩身于历史的烟云之中。

窑山变成塔山的来历

窑山不大,西北东南走向延伸着,头向东南像条土龙。因此人们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后,路过此地,见这里群山沸腾,九龙摆尾,认为必有真龙天子出现。当夜,又梦见窑山有二十四员大将,跟在真龙天子身边。为保住明朝天下永久万代,随命军师刘伯温,烧断这里所有的龙脉。刘伯温来到窑山后寻访,果然,窑山似一条土龙型状,山下有二十四家烧窑匠,便在窑山山顶上支起炉灶,大烧了三个月,觉得还不能根除,就在山上建一座寺庙,起名为普济寺,寺里建起了一座宝塔,塔里塑上一只巨大的灵鹫鸟,眼瞅着龙山,只要龙一出现,鸟马上去啄,这样龙就不会出现了。因此,老百姓说:

窑山一带民间有语:“刘伯温,扯吊蛋,天下龙脉都斩断!大将变成烧窑匠,窑山改名叫塔山。”

但塔山真正命名还缘自于朱棣。

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朱棣率领燕军进抵宿州沿运河东进来到楼子镇,朱允炆派大都督平安、灵璧总兵何福领军阻敌。燕军三打楼子镇(今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娄庄镇境内)完胜。南军统帅徐辉祖阻燕于齐眉山,先是燕军大败。双方相持于齐眉山。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徐辉祖调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指挥力量。

当日,朱棣帐中焚香,祈求神灵保佑。或是连日征战疲惫之至,许是香烛安神作用,依着帅椅朱棣竟渐入梦乡。崎岖山道,朱棣策马。遇一老者似有不屑,朱棣强压怒火问其原由?老者不慌不忙:“明日交战,主公马失前蹄……”

朱棣正待发火教训这不吉利老头,老者摆手制止:“且慢!兵戎相见岂不是为社稷平安?怎忍生灵涂炭!”

朱棣一怔,诧异荒郊野外怎有如此奇人?老者却猜透心思:“我既受人间烟火,就管凡间福祸。若是应允厚待黎庶,我可献计平逆,保证主公一鼓荡平”。

朱棣哪得过如此神示,连忙纳头便拜:“言听计从!此后对百姓好上三分”!。

老者右手一挥:“即刻释放民夫,令其归家团聚。三更造饭,五更起兵,退避三舍,秋毫无犯,失蹄自有人救起……”,说罢隐去。待朱棣梦醒抬起头来早不见踪影,急唤左右依梦境行事。

······

此时,南军粮运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于齐眉山,鲜血染红了虹桥,此战俘获南军平安、何福以下将领几百人。从此,这里留下了《屯兵无影山、三打楼子镇、大战齐眉山、血染虹桥》的真实故事。

清代康熙时《灵璧县志》山水·齐眉山,城西南三十里。或谓其旁小山高于齐眉,不然也。又谓梁孟尝君居此地,亦亿也。又或传昔有夫妇齐眉一年者,有家祠于此,后改为寺,名齐眉,故其山其里皆得名矣。明建文时,燕王靖难兵南下,魏国公徐辉祖大战齐眉山即此。后辉祖召还,燕王感梦,及与都督平安战果验。后即帝位,加封本县城城隍神为灵应侯。盖县城隍神皆伯爵,此特典也,故加封为侯。事详《通纪》及《从信录》分注中。帝即明成祖也。

当时,三打楼子镇前,燕军大部队就驻扎在窑山一带,朱棣的指挥部开始就设在塔山普济寺里。当夜,朱棣秉烛夜读《孙子兵法》,突然灵光一闪,猛一抬头,发现灵鹫鸟正瞪着乌黑发亮的眼盯着他。想起当地传说,似觉恐惧,遂连夜将指挥部大帐设在塔山对面的无影山上。

无影山是座古老的山峰,由于每年夏至这一天的午时,阳光照射下来山峰没有任何投影,故称无影山。无影山,山无影,朱棣帐下第一军师道衍和尚曾赋诗曰:

日照山峰无倒影,

燕军来此不再行。

燕王靖难清君侧,

塔山奇秀普济顶。

朱棣听后连连叫好,说:“这塔山与无影山相映成趣,此次靖难成功后,定为塔山、无影山记上一功!”

后来,朱棣成为明朝永乐大帝后,信守在塔山梦境诺言,免除了当地人民遥役,正式改窑山为塔山,灵璧县城隍为“灵应侯”。

同时,下令塔山不准开矿烧石灰,无影山不得开采奇石。这塔山一名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几百年来,方圆几十里,都知道这里是朱棣屯兵处。清代康熙时《灵璧县志》山水·塔山,城西南三十里。有古刹其上。记者在山西麓王圩自然村里,也见到一块民国九年“德寿双臻”碑上记载:“村东山为塔山,……”

塔山变成姚山来历

虽然朱棣封了塔山之名,但当地百姓仍习惯叫窑山,毕竟当地村民大部分靠烧窑制陶为生,山南多为赵姓,山北多为马姓,其实两地原系一家。说来也巧,赵姓与马姓各有十二口窑,据说是祖上所分。天上有二十四星宿,地上有十二生肖,应该是对应所为。

······

说到这里,读者一定会着急问:“姚山到底是怎么来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楼子镇改名娄庄区,五十年代末,又改成娄庄人民公社,当时姚山村叫塔山大队。每个月,大队会计会到公社上报各种报表、数字,会计有时写塔山,有时写窑山,甚至有时还写尧山,很不规范,这样上报不准确,也不好汇总。上级领导总是问这个村名字事,村干部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准,最后,公社领导研究了一下,塔山古称窑山,该村有窑口二十四座,人们多以烧窑为生,就叫窑山。不过,如今是集体化制陶,全公社家家户户都需要使用瓦、缸、罐、盘、壶、盆等生活器物,为了方便人们认识字,就叫姚山吧!一来,窑与姚同音,二来当年燕王朱棣在这里屯过兵,他的军师道衍和尚俗名又姓姚名广孝,而且在这里写过一首诗,就定名为姚山村,一直到现在。

只是很可惜,姚广孝的这首诗没有收录到《全明诗》中。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