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廉政文化

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

2018/12/25 14:31:3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袁跃兴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已故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路遥获得改革先锋称号,被赞誉为“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

路遥为什么被誉为“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那是因为,路遥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满怀豪情、勇担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情,用优秀的作品,用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传播和抒发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揭示时代青年把改革的时代命运和自我的命运、理想结合起来,讴歌青年人投身改革开放的自觉意识和在时代洪流中做出的非凡业绩,很多青年人在路遥的作品中,找寻到了精神之基、价值之本、动力之源、逐梦之途。正是基于此,路遥本人还有他的作品,都得到了中国广大青年的喜爱。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志愿中国”和共青团中央官微进行“改革开放40年”大型青年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受访青年选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获选率排名第一。

这部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长篇小说,以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城乡社会生活,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这次文学调查,让我想起2004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次调查,当时很多青年同样把《平凡的世界》列为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可以说,这本书在一代代青年的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文学烙印。

时隔14年,为什么又是《平凡的世界》?一部小说,面貌朴素,手法传统,为什么显示出这么旺盛的生命力?因为这部现实主义小说关注普通人的命运,而且这些普通人又是有追求的。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出不同的含义。比如,改革开放使更多的青年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国家建设。那些和孙少平有近似经历的人,很容易从书中找到共鸣。

正像《平凡的世界》关心的是青年人与时代的关系,关注的是青年人的发展、命运,回答的是青年人的人生课题,昭示的是时代的青年群体精神,凸显的是一代奋斗青年的群体形象。在很多读者看来,《平凡的世界》不仅仅是当代文学的名著,更是一本人生读物,“流泪”“感动”“震撼”是他们共同的感受,与这本书相遇的青年岁月是很多读者难忘的记忆,他们从中找寻到了自己奋斗心路的投射。

有读者在读过《平凡的世界》后表示,“如今我们都在讲‘中国梦’。‘中国梦’该怎么实现,其实路遥几十年前在《平凡的世界》里就已经和我们探讨了”,这部作品之所以打动了那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代代年轻人对奋斗、对理想的执着是相似的,他们的生命体验跟书中的主角有很多共通之处,“好像实实在在地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有读者说自己经常被书里传达的勇气和力量所感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但都咬着牙绝不放弃。我甚至感到,不经历苦难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这也正像路遥所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书中的孙少平、孙少安远比现在的一些明星更适合作年轻人的偶像。时至今日《平凡的世界》仍然是很多青年人的精神的引导者,理想的引导者,力量的引导者。

在网络上用“平凡的世界”和“励志”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了约152万个搜索结果。可以说,《平凡的世界》诠释了“励志”的精神内涵。它带来的,是虽然不甘心,但是仍坚信:“我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我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凡的看法和做法来。因为,在最平凡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于是,我们看到当代青年群体中,有人在城市里艰苦创业,也有人去大山中支教;有人返乡振兴乡村,有人去社区做志愿者……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做出了更多的成就。

今天,《平凡的世界》仍然被人们铭记,路遥的精神、心灵和文学生命仍然感染和打动着我们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真正作家的精神价值,这也再次印证文学经典具有穿越时空的思想和艺术的力量,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