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法院司法

四川法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及十大典型案例

2019/4/19 11:19:55 来源:法治中国廉政网视   作者:李佳芳


法治中国廉政网视讯(李佳芳):昨天上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2018年四川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和《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2018年,四川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第四次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为指导,以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法治环境,为服务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扎实履行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

2018年,全省法院积极履行知识产权司法审判职责,深入贯彻“司法主导、严格保护、分类施策、比例协调”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本政策,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以民事审判为基础,行政审判和刑事审判并行发展,依法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切实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618件,较2017年的5140件增加了3473件,增长了67.57%;审结7333件,较2017年的4381件增加了2952件,增长了67.38%。其中,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8427件,刑事案件179件,行政案件12件。

(图1:2018年四川省知识产权案件受理情况)

(图2:2015-2018年四川省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情况)

(一)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四川法院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坚持平等保护原则,注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和创业活力的独特作用,合理确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切实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有效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2018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8427件,占全部知识产权案件的97.78%,较2017年的4985件增加了3442件,增幅为69.05%;审结7169件,占审结的全部知识产权案件的97.76%,较2017年的4241件增加了2928件,增幅为69.04%,结案率达到了85.07%。其中,受理著作权纠纷3939件,占民事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46.74%;商标权纠纷3089件,占民事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36.66%;专利权纠纷737件,占民事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8.75%;技术合同纠纷189件,占民事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2.24%;植物新品种纠纷13件,占民事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0.15%;其他纠纷460件,占民事知识产权案件纠纷总数的5.46%。

著作权

纠纷

商标权

纠纷

专利权

纠纷

技术合

同纠纷

植物新品

种纠纷

其他

纠纷

案件数量

3939

3089

737

189

13

460

所占比例

46.74%

36.66%

8.75%

2.24%

0.15%

5.46%

(表1:2018年四川省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受理情况)

(图3:2018年四川省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受理情况)

四川法院审理了一系列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有力维护了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司法裁判明确法律标准和行为准则,彰显司法公信和权威,有力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与司法标准相统一,有效发挥了知识产权审判激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同时加大民事赔偿力度,增强对制假源头、重复侵权、恶意侵权及群体侵权的打击强度,让侵权者付出高额的侵权代价,切实解决“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赔偿数额低”的问题。如省法院审理的3A合成物有限公司诉临沂阿鲁克邦复合板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判决侵权人赔偿“ALUCOBOND”“阿鲁克邦”商标权利人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开支600万元,有效惩治了恶意商标侵权行为,充分发挥了对恶意侵权行为加大惩治力度的司法裁判引导作用,对于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具有典型意义。


(二)有效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四川法院继续保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高压态势,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2018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79件,占全部知识产权案件的2.08%,较2017年的148件增加了31件,增幅为20.9%;审结155件,较2017年的134件增加了21件,增幅为15.67%,结案率达到了86.59%。全省法院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打击力度,有效发挥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惩罚的威慑作用。如高建军生产、销售假冒“国窖1573”等名酒案,非法经营数额达470余万元,情节特别严重,且系累犯,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高建军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260万元,有效发挥了刑事惩罚的威慑作用。

(图4:2016年、2017、2018年四川省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审理情况)

(三)切实发挥行政审判职能,监督和支持知识产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四川法院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切实发挥行政审判监督和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妥善处理因行政机关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引发的各类行政纠纷。不断强化对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的司法审查职能,充分发挥“双轨制”执法体系中司法保护的主导和终局权威性作用,有效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行政机关的公信力。2018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2件,审结12件,结案率达100%,较2017年的85.71%增加了14.29个百分点。我省知识产权行政案件数量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体现出我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规范行政行为的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保障。

(图5:2015-2018年四川省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审理情况)

二、深化司法改革创新工作,科学构建公正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模式

四川法院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不断完善审判机制,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工作,科学构建公正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模式,增强知识产权权利人切实的司法获得感。


(一)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工作

全省法院自2014年进行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以来,全省的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均由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审理,显现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整体效能和综合效能。2018年,全省法院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全国法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审判“三合一”工作的意见》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判工作服务保障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工作落到实处,2018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8618件、7333件,较2017年的5140件、4381件分别增加了3473件、2952件,受理、审结的案件数增幅达到了67.57%、67.38%。其中,一审以判决方式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334件,上诉368件,上诉率仅为15.76%;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机制在整合审判资源、统一裁判规则、提高审判质效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二)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

2017年,经最高人民法院授权,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跨区域管辖全省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驰名商标认定,以及垄断纠纷等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的设立,标志着成都成为西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标杆,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全省创新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日益高涨,要求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呼声日益强烈。2018年,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108件,较2017年的2852件增加了1256件,同比增长44.04%,其中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908件,较2017年的673件增加了235件,同比增长34.92%;审结3133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67件。该审判庭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审判资源,统一裁判标准,提升了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形成了知识产权审判专门化、管辖集中化、程序集约化、人员专业化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专业化审判优势及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提高我省的投资软环境和区域竞争优势。

(三)科学构建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

全省法院依托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机制,与工商、公安、检察和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逐步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合力。2018年,省法院与省检察院、公安厅、知识产权局等6家单位建立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形成全面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同时,我省各级法院分别与文化、农业、新闻出版、知识产权、贸促会等相关部门建立了知识产权纠纷联动处理和委托调解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化解矛盾纠纷。2018年,全省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共调解结案1001件,较2017年的401件增加了600件,调解率为13.96%;撤诉结案3273件,较2017年的2360件增加了913件,撤诉率为45.65%;调解、撤诉率达到了59.61%,与2017年基本持平,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得以持续体现。

(图6:2017、2018年调解结案与撤诉结案情况)

(四)不断强化临时保护措施

为及时制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全省法院强化临时保护措施,对符合诉前禁令、证据保全、财产保全等条件的,及时依法采取相关措施,满足权利人迅速保护权利的正当需求。2018年,全省法院在知识产权案件中采取财产保全37件,证据保全4件,有效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如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根据腾讯计算机公司、腾讯科技公司的申请,依法在诉前裁定步步高公司等停止涉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有效防止知识产权权利人损失扩大。


三、创新建立“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有效提升知识产权审判效率

针对我省知识产权案件快速上升的态势,省法院指导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探索建立“基于‘两表指导、审助分流’的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审判机制”,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实现“繁案精审,简案快审”,取得良好效果。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的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由2014年的146.72天缩短为2018年的104天;2018年,类型化案件无案件被上级法院改判或发回重审,审判质效大幅提升。2017年,该项改革成果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成果”;2018年,该项成果入选国家发改委“全面创新改革实验百佳案例”,并作为四川独创经验,列入国务院在全国推广的“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该机制在全省法院推广后,全省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效率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便民性和时效性不断增强,极大降低了人民群众参与诉讼的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四、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知识产权审判影响力

省法院结合四川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和特点,积极组织全省法院开展一系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活动,注重加强司法宣传和国际交流,积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良好司法保护法治环境。


责任编辑:齐梓怡

首页|电脑端|网站地图

法治廉政网视 © 版权所有